-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原理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三、生油母岩———干酪根 ??? 1.概念 ?? 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979年,亨特)。 ?? 沉积有机质包括:有机溶剂可抽提的沥青;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干酪根。干酪根是有机碳的最重要形式。它比煤和储集层中石油含量之和还要多上千倍,比非储集层中沥青和其它分散的石油多50倍。在古代沉积岩中,有机质的80~99%是干酪根。 ??? 2.形成 ??? 干酪根的形成的以下三种途径: ?????? ?①不饱和化合物 ?(氧化 聚合)中间产物 ? (聚合)干酪根 ??? 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 (聚合)腐殖酸 ? (聚合)干酪根 ??????? ③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 (微生物作用)腐殖酸 ? (聚合)干酪根 3.类型 ?? 根据干酪根的元素分析,将其主要分为三大类 。 Ⅰ型干酪根:称腐泥型,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 1.5~1.7,而O/C低,一般小于 0.1,生烃潜力为 0.4~0.7。 Ⅱ型干酪根: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H/C 较高,约 1.3~1.5,O/C 较低,约 0.1~0.2,生烃潜力为 0.3~0.5。 Ⅲ型干酪根:称腐殖型。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 低,通常小于 1.0,而 O/C 高,可达 0.2~0.3,生烃潜力为 0.1~0.2。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国内陆相有机质由于分异性差,不能充分区分,常采用三类五分法。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第二节? 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 ???一、烃的演化 二、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特征 ?? ?门限温度:随着埋深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该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 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 ?? 分三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 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 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 三、油气生成的影响因素 ???? 有机质演化过程是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的过程,影响其演化的因素有温度、时间、细菌、催化剂和压力等因素,其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温度和时间。 ???? 因此,门限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有机质类型,Ⅰ型 Ⅱ型 Ⅲ型;而门限深度的大小取决于地温梯度,地温梯度高,门限深度低。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第三节? 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 ??? 油气生成须具备两个条件=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来+有足够的热量保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一、大地构造环境 ??? 三种构造环境:过补偿??水体变浅 、欠补偿 水体变深 、补偿 保持一定水体深度 ??? ?? ?这种大地构造环境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活动带 ;板内裂谷、坳陷造山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二、岩相古地理环境 ??? 海相环境: 滨海、浅海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 ??? 浅海大陆架:阳光、温度适宜,生物繁盛,并接受河流搬运来的大量陆源有机质,有机质异常丰富的聚集。有机质的大量存在,消耗水中的氧,形成还原环境,保证了剩余有机质和新补充的有机质免受分解破坏。大陆 架上的泻湖、海湾以及闭塞的深海盆地等也是良好的低能还原环境,既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又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是良好的生油区。 ??? 陆相环境: 滨湖—沼泽区、浅湖区、半深湖区、深湖 ?? 半深湖区、深湖:水体较深,水体表层处于动荡回流状态,其底部水流停滞,由于水底有机质的分解,氧气又得不到及时补充,便形成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有利的生油区。 ?? 这种大地构造环境主要分布在: ????? 板块的边缘活动带 ?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 ????? ?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第四节?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 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 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 和无机成因。 一、生物成因气 ??? 1、生物成因气的形成 ??? 生物成因气是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 CO2 和少量 N2。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烃气。 3、生物成因气的分布 ??? 生物成因气的分布层位主要在白垩系以上,埋深在地表到2000米左右。区域上白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