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翻译标准.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翻译标准

第三章 翻译的标准 * Teaching objectives:通过学习不同的翻译标准,使学生能够初步评价不同的译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Teaching Focus:依据翻译的标准评价和修改译文 Time Allocation:90 minutes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eacher presentation and class discussion * Teaching Procedures 1.中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2.外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3.以作者或读者两方中某一方为主要着眼点的原则 4.同时考虑作者和读者的翻译原则 5.从美学角度提出的翻译原则 6.汉译英教学标准 7.汉译英的出版标准 8.汉译英的较高标准 9.改译 10.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 * 1.中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History of Argument 案本——求真——神似——化境 案本:释道安 “五失本” 求真:玄奘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支谦 马建忠《马氏文通》 严复:信、达、雅 鲁迅:兼顾两面 矛盾: “忠实”、“通顺” 林语堂:“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 刘重德、思果: “信、达、切” 神似:傅雷 “神似论” * 化境:钱钟书 “化境”说——conversion for perfection or consummation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漏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17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eg. A new dignity crept into his walk. 走路的姿态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给人一种庄重的印象。(杜波伊斯《黑人的玫瑰》,移模译) 走起路来,不觉平添了几分尊严。(《译艺谭》,黄邦杰译) 许渊冲 “意美、音美、形美” * 其他中国学者及译家的学说 林语堂 “忠、顺、美” 梁实秋、赵景琛 “宁错务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鲁迅 “宁信不顺” 瞿秋白 “信顺统一” 傅雷 “形似神似” 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愚对译事实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 * 2.外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等值论” “等效论” 功能对等(动态对等): 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郭建中,2000) 等值翻译就是表达的原文思想内容完全准确并在修辞上、 作用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及“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学说,强调读者反应,即译文读者 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1. 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 文体对等。 * 译者可遵循的三个步骤 1. 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2.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eg. spring up like mushroom 雨后春笋 3. 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eg. He thinks by infection,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 重创: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 英国历史学教授泰特勒(A. F. Tytler)在18世纪提出的翻译三原则: 1. That the tr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