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第五章1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内容;IS和LM相交所决定的均衡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而且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1、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使宏观经济运行达到一定的效果,有意识地用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的指导原则和措施。;3、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5、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认为在总需求不足,即经济陷入产出水平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况下,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 ;1)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发行公债,既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筹措资金,又能在金融市场上影响货币的供求,促使利率发生变动,既具有财政政策的功能,也影响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二)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1、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2)政府转移支付。;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类似于失业保障支出的机制。;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主动采取变动政府支出或收入的财政政策,以稳定总需求、消除经济波动。也称权衡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以抑制过热的经济势头的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即为膨胀性财政政策),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降低或受到抑制,即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利率变化使乘数作用减弱。;影响挤出效应大小(财政政策效果大小)的决定性因素:;1)图示: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而异;LM曲线越平坦(h越大),利率变动越小,政策效果越大;反之,???果越小。;当LM曲线处于凯恩斯区域时*:;IS曲线垂直,表示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变化非常不敏感,即私人投资者的投资与利率变化没有关系。这时,政府直接扩大投资当然不存在挤出效应了,所以财政政策的效果则非常好。;财政政策:完全无效;IS曲线水平,表示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即利率稍有变化,私人投资就会大幅度变动。这时,政府支出增加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即会完全“挤出”私人投资,从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r;P218页的总结。;三、功能财政和公债*;(2)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这样就造成政府的收入大于支出,结果出现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2、凯恩斯的“公债哲学”;(3)政府的债务主要用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后,政府就有能力偿还债务。;3、公债对经济的利弊;西方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对于外债,本国人民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负担;但对于内债负担则存在着意见分歧。;债务与GDP之比为债务—收入比率。这个比率太大会造成子孙后代的负担。;凯恩斯理论解释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观点:美国20年代经济的繁荣,是以汽车、电器的大发展为基础,加之以房地产热的推动导致。;期间,政府本应采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刺激投资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却是无力甚至是紧缩的。;罗斯福上任后,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公共事业支出,如著名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等。;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效果;一、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存贷款利率)。;1、法定准备率*;同样道理,降低准备率会使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总量得以扩张。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将会带来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的巨大变动。如我国200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3.5万亿元(1998年底的存款余额为86 627.8亿元),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1%,将使超额准备金变动3350亿元,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的强烈振荡。;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将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俄罗斯文化艺术赏析(北京联合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方钢吊装焊接施工方案.docx VIP
- 紧密型医共体统一药事管理工作方案.doc VIP
- 北京中医药大学22年春《刺法灸法学Z》平时作业三.docx
- 高三试卷: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教学质量检测数学.docx VIP
- 5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直接打印版).pdf VIP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功能型无人车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docx VIP
- 戴德梁行写字楼物业管理的各项服务内容与要求、质量标准.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