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提问与倾听的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提问与倾听的艺术

第五章 提问与倾听的艺术 第一节 提问的艺术 一、为什么要善问 善问是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同时面临困难。 善问才能取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善问能提高采访效率 二、提问的基本原则 记者头脑中必须清楚,应该从访问对象口中得到哪些要点,用以阐明所报道的题目 记者必须有把握能够使提出的问题准确地传达给被采访者,防止对方对问题迷惑不解 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使观众一听即懂 三、提问应注意的方法 问得具体(要有指向性) 写新闻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具体的,对记者来说,只问到一般概况的事实是远不够的。只有问出具体的有用的事实,才能写成新闻。记者要问具体的事实,应该把与主题有关的大小问题结合起来问。首先问一些总的概况,使对方心中有数,明确谈话的范围。然后再接着一个个地问小的问题,问出具体材料。 问得有特点(避免说外行话) 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采访对象所熟悉的活动和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换另一人去回答就可能没有办法回答。 问得有新意(学会引导采访对象) 就是记者站在时代的前列,善于向采访对象提出群众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新情况、新思路、新困难、新矛盾,并要求采访对象对这些问题发表权威性的见解,或从采访对象口中“挖”出他是怎样解放思想,用先进行动、科学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这里的关键是记者在提问时,要善于提几个、几十个带有“新”字号的问题,才能从采访对象口中获得一连串新的事实、新的见解. 问到点子上(有逻辑性) 就是记者提问时,要善于问到节骨眼上,问到要害处,才能得到关键性的材料。对于重要关节的问题,要锲而不舍,深入挖掘,认真问透,使材料丰富。在提问时,就要善于多方面、多角度去问出关键的材料,要从实际出发,所提问题是很现实、很高明的。 问出读者感兴趣的事 新闻记者提问题,应当考虑到读者是否普遍关心和感兴趣。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好的报道。让更多的读者喜欢你的报道、听你的新闻。因此,采访提问时,要时刻想着读者。 采访者应经常记住:你本人也是读者,你是代表千万读者提问题的。读者不感兴趣的事,或与大多数人无关的事,尽量不问或少问。广大读者急着想知、欲知的事,感兴趣的事,就应多问,而且要问得有人情味。 问得采访对象赞许 所谓问得采访对象赞许,指的是记者提问时,问的事情和问题拨动着对方的心弦,是指对方很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记者。 案例分析: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 3月18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温家宝总理依照惯例出席了记者招待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上届政府曾经经历过两次令全球华人为之牵挂的突发危机的发生。5年前,新任总理的您经历了“非典”危机,人们还不知道您当时的心路历程。5年之后,突如其来的南方冻雪灾害,人们又看到您走在抗击雪灾的前线,这场雪让您感受到了什么?未来5年您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人民日报记者]总理您好,我是人民日报记者。两会期间,我们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网和其它十多家网站都做了“两会关注热点”或者“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参与网民达数千万,提出的问题超过百万,成为公民有序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家关注度最高的是物价问题。您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物价增幅控制在4.8%,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现这个目标?谢谢。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经验的时候,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放在六条经验之首,请问总理,继续解放思想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现实针对性?第二个问题,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两会”期间,海内外舆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下一步的走向十分关心,总理刚才讲到新的五年的财政体制改革方向,请问总理,在您新的五年任期内还有没有其它改革开放的突破点?能不能具体讲一讲?下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四、提问的方式方法 1、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 如“请问你对某事有什么感想”、“请问你是如何看待某事(某人)的”等 闭合式提问,就是问题提得比较具体,范围限制得很严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一般要做比较直接的回答。 开放式提问有利于采访对象叙述自己的经历或新闻事件的经过,还可以调节谈话的氛围,缓解问答双方的压力,以及开始或转移话题时使用 闭合式提问用在证实、核对记者已经掌握的事实,深入挖掘采料、追问某些细节等 2、提问的方法 (1)正问法 也叫开门见山法,记者直截了当的从正面提出问题,让采访对象清楚的知道回答的内容。 适用于对官员、专家、名人等比较健谈者 (2)反问法 指记者对于采访对象不愿回答的问题、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或有意误解对方,促使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