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SI铜互连工艺中的CMP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LSI铜互连工艺中的CMP研究

ULSI铜互连工艺中的CMP 摘要 ULSI铜互连工艺中的CMP 对于当今半导体制造工艺而言,具有诸多优点的铜代替传统的铝进行电路互连,解决了一系列的电路电学缺陷,但与此同时也因其工艺的复杂的自身材料的特殊原因,在制造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缺陷,最具典型的新缺陷就是铜和介质的腐蚀而造成晶圆物理平面的不理想,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去除这些缺陷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本文由浅入深,从介绍CMP机理、铜互连工艺原理开始,逐步引入到新工艺的缺陷,最后讨论了采用二抛法和添加剂在研磨液中的采用这两种方法降低以上缺陷。 关键词:化学机械抛光 铜互连 二抛法 添加剂 ABSTRACT Title: The Study of CMP in Interlinkage with Cu of ULSI Abstract: As for current industry of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Cuprum has many advantages than Aluminum to interlink devices in IC, and it has soluted many defects in circuit. However, new defects appear, such as the cauterization of Cu and the medium layer, because of the more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its own material .How to solve those defects is our focus. In this thesis, we make introduction from the theory of CMP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linkage with Cu to the new defects of the new proces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methods, such as two steps of polish and additive in the polishing liquid,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CMP, interlinkage with Cu, defect, two steps of polish, additive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1 引言 4 2 CMP工艺机理 5 3 铜互连工艺基础 6 4 Cu CMP工艺 8 4.1 Cu CMP工艺缺陷 8 4.2 Cu CMP 工艺缺陷解决方法 9 4.2.1 采用二抛法解决Cu CMP 工艺缺陷 9 4.2.2 添加剂改善Cu CMP 工艺缺陷 10 5 结论 12 6 致谢 12 7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是IBM公司于20世纪80CMOS产品时研发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并在1990年成功应用DRAM)的生产中。1995CMP技术得到了发展,。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半导体芯片die)不断地朝、高密方向发展同时直径逐渐增大本年行业内开始使用直径450mm18英寸)硅片,尽管目前业内对450mm晶圆的研发成本和经济效应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这种规模经济的趋势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工艺线宽0.18μm缩减至nm甚至更精细,金属层数由56层向更多层数的目标迈进,因此硅芯片表面平整度要求将日趋严格。由于金属层数增加,要在大直径上实现多层布线结构,刻蚀要求每一层都应具有很高的全局平整度,即要求对多层布线互连结构中凹凸不平的绝缘体、导体、层间介质(ILD)、镶嵌金属(Cu)、浅沟槽隔离(STI)、硅氧化物、多晶硅等进行平整化,这是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立体化结构的关键在众多的平整化技术中, CMP是目前唯一能获得全局平面化效果的平整化技术在传统工艺中,采用铝来互连电路中的各个组件。由于铝自身的性质,导致传统器件经常因铝的电迁移和结尖刺问题而失效,随着ULSI特征尺寸的,布线层数增加、宽度也随之变细,电迁移和结尖刺问题变得更加。而铜的多层布线恰恰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因此在深亚微米工艺中(0.18m及以下),铜铝成为硅片上多层布线的材料。对于最小特征尺寸在0.35m及以下的器件,必须进行全局平面化,而CMP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全局平面化技术。 通常,工艺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材料抛光和不同材料组合抛光。单一材料抛光包括硅晶圆或其它本体材料抛光、ILD平坦化或任何抛光过程中只有一种材料暴露在外面的抛光工艺。通常单一材料抛光要比不同材料组合的抛光直接得多。CMOS制造工艺流程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