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2017高考改革题汇总
三、研习史料 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史料教学,就是把史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证据,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史料也就成了史料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史料教学主要包括:(1)史料的收集;(2)史料的甄别;(3)史料的运用。上述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其中的史料甄别就是对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高低作出初步的考证、判断,即在真实性和准确性方面进行推敲,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真实可靠,所以史料甄别是史料教学的关键一环。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 史料分为四大类,被认为是较为全面合理的传统史料分类法。 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书籍。 第二类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 遗迹。 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文 艺作品。 史料选编的范围包含文物图片、原始文献、后人的记述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互相矛盾的资料和与教材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探究历史真相,做出评价和解释,从而使学生增强证据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和理论分析的能力。 历史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复述,而是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的过程。 文物图片本身含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只要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便能通过这些文物图片真切感受古代、近代、异域社会的多种信息,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 要加强横切面微观研讨 注重时空的系统关联 认识历史整体发展的时序与规律,培养分析、解释、研究历史的能力。 ——曹大为 材料题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材料形式的多样性,材料有文字叙述(文言文、现代文),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具有材料来源广(有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解读材料过程中,注意历史学科是从史料出发,解读史料是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去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论从史出,不要盲目相信历史结论,甚至可以质疑某些历史结论。 如何提高材料材料能力呢? 考纲提出的材料处理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等方面。 考试试题都是通过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而后一个“有效”是考试要求的重点。 具体而言,材料处理的基本方法是: 第一,通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处理材料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即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的关键词或短语,把握材料的时间、人物、事件要求的范围,能够用它来有效地回答问题。注意开头和结尾所给材料“引自哪里”,或“出自哪里”,或“谁谁说”,据此可直接或间接推理出所述事物的时间、空间概念。要从材料提供的情境入手,读出其中包含的显性和隐性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时期、区域、人物活动内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抓住关键词提供的信息,如:朝代、地名、人名、物名、历史名词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回归教材,归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内容。要注意的是,应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环境,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第三,将提问中的提示词当作中心来组织材料,把握方向;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理解及应用-SouthExpressLtd.PDF
- 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PDF
- 2005年广西无损检测考委培训工作计划-广西特种设备行业协会.DOC
- 2005年普通高考全国数学卷考区河北理科卷.DOC
- 2005年汽车显示屏产业研究报告简介-水清木华研究中心.DOC
- 2006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科综合试题.DOC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福建.DOC
- 2006年江苏学生使者项目宣传说明-江苏苏州第一中学.DOC
- 2007‘赢向未来!'职涯启航.ppt
- 2007年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烟台学历教育.DOC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