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研讨:宿迁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及青少年创业文化实践基地
宿迁市未成年人
社会实践及青少年创业文化实践基地
当前,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也对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青少年是一个在社会上数量庞大、最为活跃的人群,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市委、市政府决定,围绕推行素质教育方针这一主题,加大社会实践类课程开发和实施力度,兴建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社会实践基地项目,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
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及青少年创业文化实践基地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内,合欢路与嶂山大道交叉口东南侧,总用地约15.16公顷(227亩)。西隔嶂山大道与新建高教园区、骆马湖风景区,北隔合欢路与嶂山森林公司相邻,东侧为规划彩塑路。
实践基地功能的总体定位是:青少年及未成年人学习实践的校园、集体生活的家园、快乐成长的乐园。突出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活动性,把基地建设成集素质拓展,专题教育,科技实践和游学活动于一体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园、生态园、科技园。
根据相关具体的设计要求以及内容不同的功能设置要求,总体是将基地分为以下功能区:培训教学区、生活区和室外拓展训练区。
基地辐射区则利用当地和周边丰富的自然,人文,革命历史教育等资源,包括:
1、科学考察区——晓店镇沙矿坑
2、农事劳作区——a、天宝玫瑰种植基地;b、葡萄科技园;
c、蝴蝶兰加工基地;d、花木种植园。
3、工业劳作区——a、木业加工;b、酿酒工艺流程制作。
4、社会调整区——a、骆马湖形貌;b、三庄汉墓;
c、下草湾,下相文化遗址;d、新农村建设;e、法制教育;f、环保考察。
5、文化游学区——a、项王故里;b、乾隆行宫;
c、戴场岛自然风光;d、穆墩岛渔家生活;
e、宿北大战纪念馆;f、泗洪烈士陵园;
g、雪枫公园.
6、野外拓展训练区——嶂山森林公园
7、野外生存训练体验区——马陵山
基地总用地15.16公顷(227亩),按开放性,生态性,发展性的规划要求,共分为三大区域:(1)生活区(2)室外拓展训练区(3)培训教学区及配套服务预留用地。除生活区外,其余两个区域相互独立,有各自的活动重点,同时两个区域也相互渗透,成为其他区域活动的延续。整个基地是以大景观大生态的概念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1、生活区
生活区位于基地西侧,紧邻嶂山大道和合欢路,是基地重要的建筑功能区。主要建筑包括:(1)食宿综合楼(2)保留集体宿舍(3)大门入口及活动广场。
生活区是未成年人来到基地后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营造一个开放而有序的空间对于刚刚离开校门,踏入基地进入一段新的生活的他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里不是学校,但又有着学校的氛围,远离了家庭,但又加入了一个更大的家庭,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周围的绿水青山,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本性回归油然而生。那么所有人都会难忘这一段记忆,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段在他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
生活区的大门朝西,面向嶂山大道,一进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广场空间。该广场空间采用引导性布局,正对入口中轴的是一个有着宿迁特色的巨鼎雕塑,四周布置喷泉,花圃,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有着蓬勃生机的气氛。
生活区的北侧为食宿综合楼,是由市政府先期投入建设的一期工程,现已全面竣工。食宿综合楼布局为“L”形,内设教师和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主要为学生提供在基地的生活管理和部分教学内容。建筑内宿舍按可容纳6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的住宿要求布置,同时食堂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L”形布局所形成的开放空间成为入口广场空间的扩充和延续,可为学生提供室外活动的场所。
生活区南侧为集体宿舍区,原区域内有两幢办公楼,规划中拟对北侧办公楼进行拆除,修建四面篮球场,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此空间同样成为入口广场空间的扩充和延续。由于可面对位于其南侧的升旗台,可在此场地上进行开闭营仪式和队列操演等活动。整个生活区按开放式布局,既体现了基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各地各校的未成年人来基地实践锻炼,同时也使基地的主要提供生活管理的建筑相对集中。四周建造通透式围墙,有利于学生管理。
2、室外拓展训练区。
通过对建设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目的性的思考,通过对现阶段
未成年人教育的反思,我们把基地项目建设的重点落在开展适宜未成年人特点的拓展训练上。
拓展训练是什么?“训练改变人的态度,态度改变人的行为,行为改变人的命运” ,这就是我们想说的。我们希望通过开展适宜未成年人特点的拓展训练,能够培养他们互信互赖、高效沟通的团队品质,知己知彼、知法善用的学习方法,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通过寓教于乐,融挑战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拓展训练,创造难以忘怀的学习体验。继而通过反思,超越体验,以加速所学知识的有效转换。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