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苹果圆了百姓的致富梦
红苹果圆了百姓的致富梦
-------延长县张家滩镇发展苹果产业侧记
(侯耀强董保瑞)
金秋时节,我们来到延长县张家滩镇的农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田平路畅,林网层层,一个个苹果园里,鲜红的果实像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一样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在采摘苹果,套袋装箱,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走进果园,大家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苹果产业给他们带来的效益,一位果农指着即将套袋的大红苹果说“今年的苹果质量高,价钱好,出售利索,一斤最高卖到了3块多,凭良心说,能有这样的好收获,应该给我们的镇党委、政府记头功。”
言为心声,在前来收购苹果的车辆跟前,果农们数着一张张崭新的钞票,笑得那样甜蜜,那样开心,那样幸福……人们喜悦的笑脸和红彤彤的苹果相互映衬,形成了金秋时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下余佛村的果园里,我们见到了74岁的老果农刘玉才,他激动地说,“我今年苹果套了16万袋,收入达到12万元,这是历年来最好的效益。儿女们都在外面工作,我们老两口花都花不完呀!这一切都是县、镇领导全力以赴抓产业开发的结果。”陪同采访的村干部介绍说,“下余佛村有129户496口人,从1992年开始发展苹果,现已有果园1550亩,人均3.2亩,今年苹果产量123万斤,产值320余万元,户均2.5万元,人均6500元,苹果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13户,在果树管理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领导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先后组织果农到洛川、宜川等地参观学习,并聘请市果树站管理专家定期传授管理技术,提高了果农的技术水平。镇上投资给我们每户建起一口沼气,免费给果农发放了诱虫灯、拉枝绳、沼液和沾虫板等,秋后苹果成熟后,又多方联系销路,拓宽销售渠道,真是果农的服务员。”
焦村是全县产业开发示范村,在张家滩镇首届苹果节上荣获优秀奖,被县上授予“产业开发一等奖”。现在全村果园总面积1450亩,人均2亩果园,今年产量 260万斤,实现产值580万元,是全县苹果效益最好的村委,仅苹果一项,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15户。果农焦成宏说出了心里话“以前在地里种庄稼,由于只能收一季作物,一亩地最多收入1000多元,一年忙下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自从苹果开始享利,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今年我家的8亩果园套了8万袋优质红富士,卖了13万元,这全是沾了县、镇各级领导的光了,他们请来技术员在果园里常年服务,免费给我们提供化肥和诱虫灯、苹果袋,拉枝绳,还给果农每发展一亩苹果补助100元,农民心劲很大,因为现在正值盛果期的苹果园,每亩收入好几千元,果农都彻底拔掉了穷根子,过上了好生活,其他人谁不眼红?如今,我们一家人管理着这几亩果园,一年四季不停的忙碌在地里,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看着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光景一天比一天好,心里总是甜的。”
从果农们一个个兴奋的面容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上级领导抓产业开发为民开拓致富途径的无限感激之情。
在岭于村,我们采访了果品营销大户张思斌,他家里虽然只有4亩苹果园,但是,他有经济头脑,精明能干,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信息,今年开春前,他在外村承包了20多亩果园,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纯收入12万元,再加上他出去果品营销的收入达到了20万元,成为全镇有名的苹果营销大户。据了解,岭于村今年苹果总收入230多万元,果农中就有8个果品营销代理商,他们凭着多年的营销经验,靠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四处奔波跑销路,联系外地的客户,不仅解决了果农销售难的问题,而且通过销售挣回了代办费,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农民收入提高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近几年购回农用车13辆,小汽车5辆。富裕后的农民彻底改变了旧的思想观念,学科技、用科技、重知识,重人才蔚然成风,一个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采访归来已近黄昏,我们在与镇党委书记李爱祥、镇长王斐玥交谈中得知,在近几年苹果产业的发展中,他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土地流转;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打造有机肥源基地,提升苹果品质;四是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果农销售难的问题。尤其今年开春以来,他们提出了“大力实施果品提质增效工程,倾力打造果品收入亿元镇,”的响亮口号,注重抓好春季精细化修剪,标准化管理,为苹果提质增效打好基础,镇政府组织了4支科技培训队,分片包村,逐村进行培训,全镇43个行政村果农全部受训,基本上达到应知应会。他们还邀请日本果树管理专家和市果树管理专家进行培训,镇果树服务队以塬区按季节分层次进行培训,现已培训50场次,5200余人次,并组织果农到洛川参观学习,使他们受益匪浅。同时,通过与企业联合的办法搞培训,提高重点村果农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天缘果业合作社、玉王果业合作社,圣通果业合作社,分别邀请杨凌农夫果业公司、咸阳田园果业国际贸易公司等大企业的专家到镇上果业示范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