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道德冷漠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题目: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剖析道德冷漠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张 西 成
学 号:20110501310035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18日
剖析道德冷漠
摘要:道德冷漠是个体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而于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复旦的黄山门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等都是社会道德冷漠的表现。我认为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缺失,更是这一时代的人的正确价值观的缺失,我们需要正视我们的冷漠行为。
关键词:道德冷漠 小悦悦事件 心理分析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腾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可是,在巨大的繁华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为官的,贪污腐败,贪得无厌;为商的,唯利是图,廉耻丧尽;为师的,庸庸碌碌,伦理全无;为工的,投机取巧,欺上瞒下。警局和黑道同流合污,??府与商家沆瀣一气。衮衮诸公,庸庸侪辈。于是,出现了大批官员眷养情妇,携巨资外逃,出现了江河污染益胜,出现了三鹿、瘦肉精、地沟油,出现了老师非礼学生,出现了造桥包工头对桥梁建设一窍不通,出现了种种血案,出现了无数不白之冤。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归根到底,其实是四个字:道德沦丧。试想一下,一个民族,不是上下一心,四海皆友,邻里和睦,人人友爱,而是尔虞我诈,狗苟蝇营,背信弃义,恬不知耻,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
当今社会, 有一种道德现象即见死不救、见危不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有人为此甚至悲观地预言道德大滑坡时代的到来。诚然, 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明明知道做某件事是正确、合理的, 而且对他自身的利益不会造成什么损害, 但是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比如以往自身体验、间接经验、群体舆论导向等, 即便是他具备一定的道德信念并有善的愿望、动机, 但意志总在反复权衡、患得患失中左右摇摆, 从而失去行为的动力, 仅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这样一种道德现象我们称之为道德冷漠。2011年,佛山市一位年仅2 岁的女童悦悦在被汽车碾压过程中,有18 位路人经过,却未伸出援助之手,最终一位捡破烂的阿婆将悦悦扶起。虽然医院对悦悦进行了全面抢救,但因伤势太重悦悦还是离开了人世。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对此事我将在此文中进行剖析,是什么让道德变得如此的不堪?
一、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1、“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对抗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三个“我”( 即“本我”“自我”“超我”)共同影响的。“本我”是个体最原始的状态,是个体原始的本能、欲望、冲动和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观念和情感体验。“自我”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生存法则和社会契约。“超我”则代表着个人的良心和道德准则。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尤其是遭遇冲突抉择时,必须要处理好这三个“我”之间的关系,我们会权衡利弊,考虑如何做才能既保护自己又能被社会接纳同时又能告慰自己的良心。在悦悦事件视频中,我们看到路人在经过悦悦身边时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的人“本我”强于“超我”,于他而言,他人的生命与自己并无强烈的关联,自己的安危最重要,故佯装未看见,直接离去。有的人边看边慢慢地离去,有的人试图问问是谁家的小孩未果也慢慢离去,他们的行为都反映出他们在选择救与不救的过程中一直在矛盾纠结: “超我”命令他要救死扶伤,这是基本良心和道德准则; “本我”告诫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自我”在其中权衡利弊,指导他做出选择,抑或遵从自己的良心去帮助人,抑或听从“本我”明哲保身。在这其中,必须要谈到一个社会影响的存在,这就是“彭宇案”引发的“蝴蝶效应”。彭宇案发生后,社会民众大为震惊,助人的善心被丑陋的现实无情践踏,加上媒体在其中的“推波助澜”,社会道德恐慌日益扩散,人们被重重的信任危机与道德危机所笼罩。人们不可避免地开始担忧,害怕自己今朝的助人行为会成为明日的众矢之的。所以当人们面临是否救人的困境时,“超我”与“本我”的冲撞引发了其内心的矛盾纠结。
2、本能行为的驱使
在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物种发展出趋利避害的本能得以维持自身和种群的生存发展。当人们在感觉到不确定、有危险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安全保障,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伤,会趋利避害,选择回避危险而保护自己。在小悦悦事件视频中,部分经过的路人也曾有过救人善念,但为什么在犹豫不决后还是选择离开? 在他们的选择背后,自我保护的本能可能是最直接的原因。当下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缺失恐慌的错误认识,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心理,使得人们对其助人行为的后继结果产生不确定感,所以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他们更易做出漠视行为。
3、干涉代价的考虑
人们在救助行为之前,首先要估量一下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大,越有可能不救助。首先,干涉的结果是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当路人遇到紧急情况发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