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靓”起来.pdf

关于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靓”起来.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靓”起来 论文代写网: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使改 革不致于成为无本之花,作为新课程理念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谁都有责任把改 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教学,并对教学进行深刻的思考。课堂是我们的阵地,一 节课上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广阔的前景。只有让语文课堂“靓”起来,才能 使语文有更好的前景。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靓”起来呢? 想让语文课堂“靓”起来,就得先让美回到语文课堂。让美回到语文 课堂来,先得让学生们乐起来。如果学生们快乐不起来,语文课再美再妙也都 是白搭。怎样才能让学生们乐起来呢? 1.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师每堂课的开头若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吸引住 学生的注意力,定能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 的学习。 2.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语文教师,应敢于出新招、出奇招(当然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为 了达成教学目标,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套路。教师应做终身学习的典 范,要大胆拿来和创新,为我所用。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从而喜欢语文, 热爱语文。 3.善于“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得让他们觉得语文她并不难,她是有规律可 循的。在课堂上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 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金 术”。 要想真正让美回到语文课堂中,作为教师定要事事为学生着想,提高 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力争为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多留些 时间给他们自己,别让他们成了教师手下的“木偶人”。要把他们从炼狱般的 日子里解救出来,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快乐! 让美回到语文课堂来,还得让学生们读起来。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 者。传说,释迦牟尼长期修炼,最后在一棵千年菩提树下悟道而成佛。因为, 菩提树助长了他博爱天下的善心和参透万物的灵气。这菩提树,便是他悟道成 佛的特定环境。阅读,同样需要环境。教师的指导便是最重要的阅读环境。教 师要有一定的指导行为: 一是设计任务。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 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达成情况,调控阅读 进程。 二是创造氛围。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氛围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 说:“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荀子说:“居楚而楚,居越而 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 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三是组织讨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 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 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须以 “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 《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 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让美回到语文课堂中,更得让学生们动起来。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为他们的发现和 创造提供最大的开放性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欣赏 应是多元的,多解的。 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 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胡说八道。要引导他们把各种想 法都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 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2.要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 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 3.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的能力 因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学习什么 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旁 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 制。 4.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