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蕊惠民凹陷沙四段生.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艳蕊惠民凹陷沙四段生

惠民凹陷沙四段生烃条件研究 姓名:康艳蕊 班级:地质10701班 指导老师:赵明跃 副教授 汇报提纲 一、题目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区地质概况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结论 一、题目来源 来源于临盘采油厂与石油大学(华东)联合进行的《惠民凹陷沙四段生烃条件及油源对比研究》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从惠民凹陷的沉积地史特征、石油地质特征,沙四段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和其化学组成及演化程度等方面出发,通过地质勘探、地震和测、钻井、地化等资料的搜集、处理、分析,对沙四段特别是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中有机质的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搞清临南洼陷沙四段的生烃条件,为下一步计算资源量和确定有利勘探方向做准备。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区的地质概况 惠民凹陷位置和构造单元划分 惠民凹陷是华北地台上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凹陷由临南、庙北、里则镇、滋镇、阳信五个次级洼陷和南缘斜坡、中央隆起带、林樊家凸起三个构造带构成,主要的源岩发育层在沙河街组,惠民凹陷在40余年的勘探历程中, 勘探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沙三段以上层位,相对沙四段来说研究较少。 463 三、研究内容 (1)暗色泥岩的分布特征 (2)有机质的丰度 (3)有机质的类型 (4)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 (1)临南地区 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的分布特征 临南地区第三系层序地层 临南洼陷的沙四段可以分为下段和上段。沙四下段主要为一套红色、紫红色砂泥岩沉积,属滨浅湖环境的冲积扇、河流及湖沼沉积。该期沉积及沉降中心位于阳信洼陷。 沙四后期,济阳运动一幕发生,盆地开始裂陷,水域不断扩大,该期沉积及沉降中心位于阳信洼陷,研究区属于浅水--半深湖水环境,发育浅滩沉积。沙四上亚段岩性为灰色砂岩、泥岩互层,偶见红色泥岩,钻遇厚度一般约200m,分布较为广泛。 (2)有机质丰度 陆相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据黄第藩,1982) 烃源岩级别 有机质丰度参数 有机碳(%) 氯仿沥青“A”(%) 总烃(ppm) 产烃潜量(mg/g) 好烃源岩 >1.0 ? >0.1 >500 >6.0 较好烃源岩 1.0?0.6 0.1 ?0.05 500 ?200 6.0 ?2.0 较差烃源岩 0.6?0.4 0. 05 ? 0.01 200?100 2.0 ?0.5 非烃源岩 <0.4 <0.01 <100 <0.5 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机碳含量0.3%-1.88%,平均集中在0.88%;氯仿沥青“A”分布范围0.01%?0.38%, 平均为0.12%;总烃含量为164ppm?669ppm,平均值为403ppm;生烃潜量平均值为1.7 mg/g。总体来说为较好-好类型烃源岩。 利用所有钻遇沙四段的各井暗色泥岩样品123个,进行了有机碳(123个)、氯仿沥青A(28个)、热解等分析(73个),得出了以下成果。 有机碳含量频率分布图 氯仿沥青“A”频率分布图 热解潜量频率分布图 总烃频率分布图 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氯仿沥青“A等值线图 (3)有机质类型 根据58块泥岩样品干酪根类型显微组分鉴定,并由下面的图表中岩石热解数据分析可知,烃源岩类型以II型混合性为主,次为III型有机质。 烃源岩的类型划分标准 Ⅲ ⅡB Ⅰ ⅡA 降解率 Tmax(℃ ) 临南地区沙四上亚段烃源岩D-Tmax关系图 类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ⅡA型 ⅡB型 氢指数(HI) 700 700~180 180~50 50 ⅡA ⅡB (4)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 1、沉积埋藏史 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沉积后,被上覆地层埋藏,至沙一期进入生烃门限,开始生油。东营运动有短暂的抬升,生烃过程停滞。其后馆陶组开始沉积,至馆陶期末,沙四上亚段埋深达到东营运动之前的最大埋深,再次生烃,并持续至现今,成熟度Ro最大超过1.1%已经 达到或超过生油高峰。 临南地区沉积埋藏史 东营运动之前,沙四上亚段最大埋深约2600m,仅临南洼陷深洼区埋深大于生烃门限2200m,但由于成熟度较低生烃量较为有限 。 至现今,沙四上亚段最大埋深达4200m或更深,临南洼陷区埋深一般大于生烃门限2200m,根据埋深不同,其成熟度由低成熟、成熟直到高成熟,大部分地区进入大量生烃阶段。因此,馆陶期、明化镇期和第四纪是临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主要的生烃时期。 2、成熟度 通过对临南洼陷烃源岩综合研究,可以将临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全区没有达到过成熟阶段的地区 ) 1.未成熟阶段(Ro0.4%) 2.低成熟阶段(Ro=0.4-0.46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