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楹联课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中学楹联课程

精辟 凝炼 深邃 明朗——楹联之妙趣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因其多悬于楹柱,也称为楹联。传说起源于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的新春门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也有资料说,过春节张挂对联称之为春联是明朝开国皇帝 石先生看到续联后,大光其火,却又无可奈何。 聪明的你,试着模仿对联的格式,对上一对?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有趣的楹联。 第五讲 楹联故事——民族脊梁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反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名人名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杭州西湖岳飞墓旁边,有四个反剪双手的铁铸雕像跪在岳飞像前,他们分别是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墓前还有一副对联,非常形象的刻画了忠臣与奸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故事二:书记员妙对骂敌酋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中国的天津、北京,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抗,只好议和。 开会议和那天,清政府还派乐队奏乐,以此表示欢迎。八国联军的代表们看在眼里,洋洋得意。 有一个侵略国的代表自称是“中国通”,他对清廷代表说:“对联是贵国文化的特有形式之一,满有趣味。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对,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对不上你们给我磕五个头。”不等清政府的代表回答,他就出联道:“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联语的前四字共有八个王字,显然是指八国联军,他借此炫耀自己。在场的其他侵略者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狂笑。 再看清政府的代表们或目瞪口呆,或埋头不语,大家虽然胸有不平,但都不能对,首席代表更是惶惶不安。 正在这关键时刻,代表团中一位年轻的书记员投笔在地,铿锵对答道:“魅魑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下联的前四字是传说中的四种妖怪。对联以蔑视的口吻,严励遣责侵略者就像四个小鬼一样,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他这一对使中国代表团大大地出了一口气,侵略者听后不敢在鼓噪,尤其是那个出联挑衅者听后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方磕了一个头,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课堂思考] 1、明朝顾宪成曾为无锡东林书院作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一联形象反映了作者的“ ”的爱国情怀。 2、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的一家小报上立即刊登一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请与同桌以“说话”的形式品赏此联。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爱国楹联。 第六讲 对联故事——励志成才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激励我们成长、成才的楹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林则徐壮志凌云 林则徐小时候,有一次,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 故事二:苏东坡知错能改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傲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发愤努力,谦虚好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课堂思考] 1、林则徐对出“山登绝顶我为峰”,张謇小时候也曾对出“我踏金鳌海上来”等等,这些对联都抒发了他们从小就立下了鸿鹄之志,但,一个人要想最终成功,还需要哪些品质呢? 2、从苏东坡身上,我们又有哪些启发呢? [课外作业] 清朝蒲松龄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后来,他决定不再科举,转而从事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