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儒家文论
“‘人性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则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却说成为唯一的人性。有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也是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他们的所谓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现在延安有些人们所主张的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就是这样讲,这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最基本的内涵是用阶级性代替共同人性,认为阶级性是最为突出的。这种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可以包括。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於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蕢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於声,天下期於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这段材料见《孟子?告子上》,主旨论人性之同,且同于仁义。值得注意的是麰麦之喻,此前我们曾区分“体”与“用”意义上的“性”,麰麦之喻更好地帮助说明体、用:麰麦能“生”(这是它的潜能),这是“体”;麰麦能“长”(这是它的实际成长情况),这是“用”。孟子肯定的是能“生”的共同性(相对于人来说,这便是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但他也显然看到后天成长过程中多样性(所以富岁凶年,弟子或赖或暴)。孟子为何不在后天的多样性上大做文章,却要“道性善”?这牵涉到儒家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洞察:只有从最深彻处把握到人类之本,才能为人类之无限未来照明道路。人类的罪恶来自迷暗,迷暗来自对人类自身的不了解(故古希腊哲人要说“认识你自己”),或者了解不深彻。 “性善论”的人性观真正把握到人类之本,就人性、人心的认识来说,已达这一问题的极限。陆九渊云:“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 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本是从士人修养的角度来说的。(材料见教材) 士君子人格修养之提升,要在境域不同的“善”中吸取力量,化而为己所有。正如唐君毅《我对于宗教与文化的抉择》一文中所说:“在遥远的天边,一切诚念终当相遇。”正言“善”之无远不届。 要吸收古来君子之“善”,只能通过研读 古人流传之诗书来获取;而要理解古人之诗书,又要对其人有一定了解。破解这一循环的关键是“世”。通过对时世之了解,来了解其人;通过对人的了解来理解其书,而对书的理解又加深对其人的认识。这样就达到“尚论古之人”的目的了。 “知人论世”对“以意逆志”有助成之效,盖其可以更为准确的把握诗人之“志”。 王国维观点颇能说明问题。(见教材) 三、荀子的文论 (一)、性恶论与文学观 这是理解荀子文艺观乃至其整个思想的关键。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性恶篇》)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埶(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彊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性恶篇》)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荣辱篇》) 荀子身当乱世,有感于中,这对他的“性恶论”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王先谦《荀子集解》序云: “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也。” 儒家入世,而荀子之“入”,一往不返,积弊所至,遂成“性恶”之论。(参附一) 荀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