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1课 明朝的...课件》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ppt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1课 明朝的...课件》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学目标 1、记住郑和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和我国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学习郑和不惧困难、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体会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预习案评比 优秀小组: 优秀学生: 存在的问题: 图片欣赏 探究二:首次出使的时间、地点及最远到达地。(3组板书 4组评价) 首次出使时间:1405 出发地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到达地点: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到达印度古里。 最远到达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利玛窦简介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油画) (阅读)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郑和 南京郑和纪念馆 云南郑和墓和纪念亭 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 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三宝庙(泰国) 为什么在国内外会有如此多的有关郑和的遗迹?人们至今还在纪念他吗?本课将给你答案,同时还要讲述明朝其他对外交流的史实。 全班 陈思雨 (板书) 探究五: 构建我的知识网络 8组 7组 (口头) 探究四: 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6组 5组 (口头) 探究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4组 3组 (板书) 探究二: 首次出使的时间、地点及最远到达地。 讨论完毕后,非展示同学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2组 1组 (板书) 探究一: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非展示同学 点评 展示、方式 探究案(展示分工) 探究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组板书 2组评价) 目的: 加强与海外联系,扩大政治影响,宣扬国威。 郑和(1371—1435),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明成祖与郑和简介 条件: ⑴ 郑和屡建奇功,深得成祖赏识、信任,他吃苦耐劳、英勇无畏,才能卓著。(主观条件) ⑵ 明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经济) ⑶ 天文、 地理、 航海知识的积累, 造船业发达,罗盘针的使用。(科学技术) ⑷船队船长、舵手船员群策群力,通力合作。(重要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途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航程共计10万余里。 (教材P67大字内容首段,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郑和下西洋概况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以及其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认识:郑和下西洋乃和平之旅) 探究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5组回答 6组评价) 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和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交流讨论 郑和下西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郑和远航体现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美德。2、我们应当发扬郑和远航精神,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吸纳各国先进思想文化。3、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才能在外交中掌握主动权。4、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5、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6、将“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战略结合,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扬长避短,有利国家发展。 探究四: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7组回答 8组评价) 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朝南洋华侨分布图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第三目内容 自学内容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1582年(明万历十年)到达中国,1610年5月11日卒于北京,终年59岁。在中国用中文编译有《几何原本》(与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