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中国作协全国创联工作会议
编者按:2011年6月24日,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在北戴河召开了新一届全国创联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旨在与来自全国各作协创联部的同志们交流,总结,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做好创联工作,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贡献力量!围绕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开展文学创联工作
四川省作协创联部主任 殷世江
自2008年5·12大地震以来,四川灾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在港澳台乃至全球华人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帮助下,灾区已经大变了,昔日的灾区变成了幸福的乐园,发展速度靠前20——50年。
5·12在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也收到中国作协和全国很多兄弟省市作协无私援助,在此代表四川作协和四川文学界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发生5·12大地震后,摆在我们作家协会和广大作家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做好灾后精神家园重建。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国防大学有一个报告:“从悲壮走向豪迈”,可能在坐很多同志都看过的。这过去的三年,四川的确是在悲壮中走向豪迈。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是对十八个援建省市提出来的,中央、国务院定了这个目标,各省市援建速度加快、力度加大,达到了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第三年,四川人民继续重建,援建省市人走了,但设备、项目、规划、物质没走,资金也没有走,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救四川大灾、成就辉煌、业绩惊人、精神撼世、举世同赞。最近中国作协组织的80后青年作家团看灾后重建,他们都惊叹国家的力量,党的力量,他们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认识。
大灾之后,四川作协创作联络工作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抗震救灾文学作品创作。
灾后的四川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5·12后的三个月之内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打主力,特别是诗歌,当时有一首诗叫《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者是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名叫叶浪。此诗一出来,在网络、手机上广为传播,后来央视的抗震救灾专场节目中也把此诗作为串诗,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强烈的反映,也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那时,在四川简直成了诗的海洋,所有的刊物、报纸、大大小小的出版物、电视台、电台都在发抗震诗,据我们有关人员估算,前三月的抗震诗仅在四川见诸媒体的就可能有3万首左右,全国各地的报纸也有很多转载四川诗歌的,一时间,四川成了诗的海洋,仿佛连街上的行人、出租司机、居民老太婆都成了诗人,可见文学的力量。
第二阶段,大约三个月以后至今,诗的激情慢慢减退,逐步进入了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创作阶段。中国作协给予了大力扶持,把母碧芳的《百年母土》、伍松乔的《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列为重点扶持作品。四川省作协自己组织的出版物就有10部之多,其中《四川回答世界》、《向生命致敬》、《大爱同行》、《国家行动——十八省市援建记》等,都大量地阐释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丰功伟绩,为抗大灾、救大难、大灾后重建积累丰富的信息和经验,具有存史之重。此外,各市州作协出版的这方面的书籍不计其数,几乎每个市州委宣传部和作协都出了一套反映抗震救灾的书,例如成都市,今年“5·12”三周年前,他们请李鸣生专程去写报告文学,出稿酬20万,成书近20万字,书名叫《绝地重生》,主要写成都灾后重建的情况,出书之后,在都江堰搞了一个首发式和新闻发布会。这几年省作协审批会员时,也不时读到写抗震救灾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总之,这三年中,四川文学创作重点围绕精神家园重建这个大主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或叫“服务文学”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出版各类文学作品上1000部。
二、围绕精神家园重建开展文学活动。
“5·12”大地震以来,四川作协接待了四批中国作协组织的地震灾区采访团,总计近100人,第一次是2008年5月19日,采访团19日到达成都后,当时遇到强烈余震,作家们只好到大厅打地铺。我和作协吕书记给中国作协打电话,电话刚说了两句话,强烈的余震来了,我们放下电话就跑,等余震停了又去打电话,在随中国作家团采访期间,我们四川作协也派一些作家既当工作人员,也同时向名家们学习,各市州的灾区作协也把授受采访的机会当成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除此之外,接待过多次外省市作家来川采访,特别是十八个省市援建期间,各省都分别派过本省作家来采写他们援建队伍的先进事迹和人物,我们都把这些机会当成很好的学习机会。
更多的活动就是对市州县作协文学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比如重灾区广元市的青川县,当时我们带团去采访宁波援建工作,到了县城青川,县作协听说我们去了,一定要给我们汇报工作,团员中有梁上泉、张新泉。当地作者很仰慕,我同意了,会上一听,我惊呀!我发现青川作家群体和其他地方不同,他们在灾后孜孜不倦、悄悄的搞创作,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