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网络资源 中国社会学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社会学视野网: / 人大社会学视野论坛 /bbs/ 榕树社会学在线: /bbs/index.asp?action=frameon 美国社会学杂志 http://www.journals.?/AJS/hom?e.html 美国社会学协会: http://www.asanet.or?g/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经济学家把人看成是理性的,认为他们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里同他人进行交易或交换时,总是寻求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且市场中的人们是自由的,可以得到充分的必要信息,他们能够考虑所有的替代性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选择能使其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行动。经济学家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展开了对交换的讨论。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一)亚当·斯密的观点: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 在其《国富论》中,斯密首先讨论了分工、交换与货币。他指出交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一方面,人类固有的交换倾向引起了社会的经济分工,而分工的程度则取决于交换能力的大小,即市场范围的大小。人们在交换中发现,与其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还不如专门做一种事情,生产一种东西,然后互相交换,这样可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另一方面,交换促成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出现。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二)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交换动机与交换类型 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创始人,他关于交换行为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1871)一书中。门格尔认为,当人们在其预期的期间内,对于一种财货的需求量超过其支配量时,则在情况许可下,为完全满足其欲望,就会产生对于该项财货进行经济交换的冲动。当经济人意识到他们欲望的满足及满足程度的大小依存于他们对于某财货一定量的支配时,该财货对于经济人而言,就获得了我们叫做“价值”的意义。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二)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交换动机与交换类型 庞巴维克是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门格尔的衣钵,奥地利学派的理论观点在他的著作中得到最为完整的展现。庞巴维克关于交换行为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资本实证论》(The 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1923)一书中。他认为,形成价格和促成交易均取决于一切参加交换的人的动机:一种是非利己动机,如人情、风俗、友谊、虚荣或外界的影响(即政府税制、工会规则、工资评议会等);另一种是利己动机,即追求本身的直接经济利益的动机。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人类学家试图从人类社会的起源找到人类社会交换的根源,因此他们以研究近似于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为己任,并希冀能够找到人类社会交换的起因及影响因素。于是,他们的关注点很自然地落到受风俗、习惯等文化价值所规范的交换上。这种交换受一定发展阶段条件下社会结构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仪式化特征,也在“赠与—接受—回报”之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社会的秩序,是人们获得社会支持的有效手段。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一)马林诺夫斯基和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1884—1942)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一书中,他研究了特罗布里安岛上居民之间存在的一种被称为“库拉圈”(Kula ring)的封闭式交换关系圈。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库拉圈不仅是经济和物质的交换网,而且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的符号交换。一旦两人之间进行库拉交易,则永远进行库拉交易。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二)列维-斯特劳斯和结构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1908—2009)在“基本构造”中,把“互惠(性)原理”或者“交换的原理”看做人之所以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是基于互惠(性)原理来进行相互沟通的体系。在交换上,诸事实作为对话的要素而被感知。基于这一逻辑的社会、文化秩序,作为“能使矛盾统一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互惠性的概念也是普遍的精神结构的要素。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 (一)齐美尔:经典社会学家的交换理论 在《货币哲学》中,齐美尔描述了金钱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的影响。他认为,社会交换至少包括:(1)对自己不具有的有价值物品的渴望;(2)某一可辨识的人拥有这一物品;(3)能提供有价值的物品以便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价之物;(4)拥有这一有价值物品的人接受其物品。特纳把齐美尔的交换原则分为四点。 二、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