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码头文化讲解(majunzhengli).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的码头文化讲解(majunzhengli)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 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就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作“小河”,然而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与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齐名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通商口岸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借,武汉码头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内容。 武汉码头的发展在今天看来啊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这3个阶段,可以说是贯穿武汉百年的发展历史。 这第一个阶段就是内河经济时代。 武汉的码头最早起源于内河。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在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但在此以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至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即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谓。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当时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喻为“不夜港”。随着水上航运规模的扩大,汉水两岸港区已不能满足需要,码头始向武昌江岸发展,人们在武昌城北武胜门外塘角(今武昌三层楼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专泊来自下江的盐船,“河中所泊盐船常绵延十余里”,场景十分壮观。 这第二个阶段呢被人们称做大江经济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呢,武汉是被人们誉为东方芝加哥。在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之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随着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运输的日益发展,临长江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代轮运码头。1863年,英国宝顺洋行在今天津路建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首座轮船码头。兴旺发达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汉口码头的年货物吞???量仅次于上海,水陆航线可达海外诸国。武汉被外国人誉为“东方芝加哥”。 至解放前夕,武汉共有水码头243个,码头工人5万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码头的航运依然繁盛。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陆路、航空的迅猛发展,长江航运业“风光不再”。经历了二十年的整体萧条后,武汉码头近年显现出“复苏”的势头。2004年,长江中上游首家内地与港合资的武汉阳逻集装箱码头 一期工程,在距汉口约三十公里的阳逻古镇武矶山建成投产。作为一座丰水期可通行万吨级巨轮的现代深水码头,其货物可在“48小时”通江达海。正在“大手笔”打造和建设的武汉新港,更是打破了行政区划。成为中国中西部直达海外的国际港和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 第三个阶段呢被人们称为海洋经济时代。 这时候的武汉大码头可以说是联通世界。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作为中部崛起领军城市的武汉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必将向以物流、金融、高新技术及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商贸金融经济格局发展,其航运主业开始由长江向海洋延伸,并由单一码头(主要是水运)向立体大码头(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及信息港等)转型,其码头文化也正面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一个全新的大码头文化格局正在中国中部重镇的武汉展开。 三个阶段可谓是简单的概括出了武汉码头文化的百年,那么在这里啊我有三个问题要给大家思考一下: 其一,什么是码头文化? 其二,为什么现代人很少去提及码头文化,它是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其三,武汉码头文化究竟是如何发端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啊,小马我想说的是,其实呢码头本生并不能称之为文化,但因码头而生的诸多民风民俗和因此带来的地域特征在人们性格中的表现就可以称之为文化了。也正是因为对这码头文化的定义,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啊,便随之而来了。 在旧武汉,码头实行的是把头制。到解放前夕,武汉有水陆码头的大小头佬600多人。码头头佬与地痞流氓、帮会势力相互勾结,分块割据,在势力范围内开设烟、赌等以致码头上地头蛇横行霸道,黑 社会势力猖獗,殴打事件经常发生,就像《汉口竹枝词》所记载的:“码头大小各分班,划界分疆不放宽”,“横冲直撞途人避,第一难行大码头”。当年在汉口生活过的老汉口,几十年后对汉口码头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仍然是记忆犹新。也许就是武汉码头的恶性竞争,成为了武汉不愿意提及其为码头城市,不提码头文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呢,武汉人好面子,而且又有“鄙己崇外”思想观念,所以啊就对码头文化产生了误解,所以就如同我先前所说的一样,一谈起码头文化就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不愿意去坦坦荡荡的直面它,去探讨他的成因,去研究他的利弊他对武汉百年的发展历史有那些影响。 最后说起其发端啊,其实可以用湖广总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