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肥力的调控
土壤肥力的调控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有史以来人们一直直接或间接的从土壤中获得我们生命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近年来土壤所给与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经济财富,我们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盲目的想获得高产,但是我们的土地用户却并不了解如何高产、如何用地、如何调控土壤肥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各地专家多年来试验总结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展开分析,使得大家清楚的了解土壤肥力的有效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土壤,土壤肥力,试验,有效调控措施。
土壤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物质和能量来源的基地。植物从土壤和大气空间吸取光、热、气、水、肥合成有机产物,其中一部分为人来所利用;另一部分作为动物饲料,发展畜牧饲养业,形成动物产品,进一步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着和畜力;其与植物残体连同动物残体和人畜粪尿则作为有机肥料,,又回到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重又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是植物获得再生产的必要养料。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通过土壤这个基地才能得到循环,才能使农业生产延续不断。由此可见,土壤是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永久财产,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土壤是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和当地自然条件密切联系的,因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要同治山治水、发展农、林、牧各业相结合,综合治理,把土壤肥力调控为农业生产建设的基本内容,多途径(包括施肥、耕作等)的向土壤输入能流和物流,扩大营养物质的循环,以确保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土壤肥力的特征不仅在于土壤供应水、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的协调,以保证稳、匀、足、适地满足作物所需要的水、肥、气、热诸条件。因此一种好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体质、体型,而土壤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的数量和质量,不同粒级土壤微团聚体组合是形成良好土壤体质、体型的重要物质基础。
60年代初,我国土壤学家熊毅提出了“土肥相融”这一土壤培肥措施的理论依据,明确土壤矿质复合体在肥沃土壤中的重要作用。【1】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一般要经过多次聚合形成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组合,我们认为,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适当的微团聚体组成状况是土壤培肥的重要目标之一。
⒈施肥对土壤肥力的调控
⒈⒈有机肥的施用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中的无机颗粒是比较固定的,而有机颗粒随着有机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而改变。当然也可以采用客土方法,一般都是经过增施有机物料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调控。下面将1982和1984年两个相似的试验结果(都是在棕壤上进行)列于表1和表2.
数据分析:两个试验的设计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但能表明几种秸秆和几种畜粪都有增加50―250μm微团聚体的作用,玉米秸秆还有增加5μm各级微团聚体的表现。
表1 有机物料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2】
处理
微团聚体(粒径,μm)组成(%) 5 5―10 10―50 50―250 250 对照 12.15 9.61 38.14 33.77 6.32 草炭 9.92 9.42 37.04 37.30 6.33 草木樨 9.87 6.57 25.34 51.13 7.00 玉米秸 11.23 7.78 34.71 38.39 7.87 稻秸 14.71 6.38 31.80 42.98 6.63
表2 有机物料对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3】
处理
微团聚体(粒径,μm)组成(%) 1 1-2 2-5 5-10 10-50 50-250 对照 2.84 0.45 2.79 13.74 67.88 12.31 草木樨 2.51 1.11 4.05 8.07 69.75 14.49 玉米秸 3.51 1.50 5.73 9.63 62.32 17.32 马粪 3.26 0.43 4.09 8.36 62.19 21.69 牛粪 3.03 1.34 3.53 8.92 62.13 21.06 猪粪 2.83 0.92 2.36 12.03 62.04 20.37
表3是一个盆钵试验的结果。
表3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
处理 过氧化氢酶(0.1N KMnO4 ml/g) 转化酶(0.1N Na2S2O3 ml/g) 脲酶(NH3-N mg/g) 中性磷酸酶(酚 免耕mg/g) 多酚氧化酶(红紫棓精mg/g) 蛋白酶(甘氨酸mg/g) 对照 2.92 0.57 1.58 1.40 0.46 2.42 草木樨 4.72 7.47 6.59 0.86 0.55 27.50 牛粪 4.67 5.37 6.30 1.50 0.63 33.44 猪粪 4.65 6.40 6.73 1.65 0.47 37.50 马粪 4.60 4.39 4.82 1.51 0.43 16.30 玉米秸秆 3.77 3.61 3.11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干式系统的工作原理.ppt VIP
- word模板:简约企业新闻报刊报纸排版设计word模板.docx VIP
- 露天矿开采(共117张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教学课件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ppt VIP
-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docx VIP
-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业推广.doc VIP
- 比亚迪汽车在老挝市场发展的商业报告.docx VIP
- 知识竞赛线上线下策划解决方案.docx VIP
- 一种低密度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甲状腺肿瘤术后呼吸困难处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