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NA结构,性质和复制
DNA的功能 * * * 脱氧核糖核酸--DNA 姓名:刘佳春 学号:2011010727 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一、DNA的空间结构 与功能 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DNA DNA的结构: 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 DNA的一级结构: 嘌呤(purine) 腺嘌呤(adenine, A) 鸟嘌呤(guanine, G) 碱 基 嘧啶(pyrimidine) 胞嘧啶(cytosine, C) 尿嘧啶(uracil, U) 胸腺嘧啶(thymine, T) 戊 糖 (构成RNA) 1′ 2′ 3′ 4′ 5′ 核糖(ribose) (构成DNA) 脱氧核糖(deoxyribose) A P 脱氧 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G P 脱氧 核糖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 P 脱氧 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T P 脱氧 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中有A、G、C、T四种碱基,没有U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5′端 3′端 3. 核苷酸的连接 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 C G A DNA的二级结构 ——双螺旋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 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 。 (一)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碱基组成分析 Chargaff 规则:[A] = [T] [G] ? [C] 碱基的理化数据分析 A-T、G-C以氢键配对较合理 DNA纤维的X-线衍射图谱分析 目 录 (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Watson, Crick, 1953)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螺旋直径为2nm,形成大沟(major groove)及小沟(minor groove)相间。 目 录 (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Watson, Crick, 1953) 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側,与对側碱基形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 G?C) 。 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 目 录 碱基互补配对 T A G C (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Watson, Crick, 1953) 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目 录 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 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 (三)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目 录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 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 。超螺旋式克服张力而形成的。 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如核糖体、剪接体) 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 (一)DNA的超螺旋结构 超螺旋结构(superhelix 或supercoil) 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结构。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同相同 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反 DNA的拓扑结构 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