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肾功能甲状腺演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解质肾功能甲状腺演示教学.ppt

滤过膜有三层结构: 内层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孔径较大,对血浆Pr几乎无屏障,但血细胞不能透过。 中间为非细胞基膜层:是滤过膜的重要屏障,其只允许水及部分小分子溶质通过,较大分子量蛋白质不能透过(如蛋白质基本不能通过) 外层为肾小囊上皮cell层。 滤过膜形成的滤过屏障 A、孔径屏障:刚才已提 B、电荷屏障:滤过膜三层表面都覆盖一层带负电荷屏障,使带负电荷的物质(如ALB)不易透过。ALB不易透过。原因:血浆中的白蛋白带负电荷 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量占流经肾小球的血流量比值 GFR影响因素:肾血流量,有效滤过压和滤过分数 FF影响因素:毛细血管有效静水压和滤过面积 GFR和FF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多个重要指标 2、过筛系数与选择指数 过筛系数:对一特定的体内大分子物质,此物质在肾小囊腔中的浓度与血浆浓度的比值,称为过筛系数。 尿蛋白选择指数:两个分子量或所带电荷不同的蛋白过筛系数或清除率之比值。以上两指标主要用来反应滤过膜的通透性或屏障大小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原尿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行物质转运最后形成终尿。转运过程主要包括重吸收和排泌。 (一)肾小管的重吸收 1、吸收方式与物质 葡萄糖、AA、Cl- Na+、K+、Ca2+主动重吸收,尿素和水被动重吸收。 2、重吸收部位与功能 (1)近曲小管:原尿中GLU、AA、vit及微量蛋白质,几乎全部在此段重吸收。Na+、K+、Cl-、HCO3-等也绝大多数在此重吸收 (2)髓袢: 降支:水吸收多于电解质→渗透压↑↑ 升支:不透水,溶质被不断重吸收→渗透压↓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Na+,受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的影响。 3、重吸收率与阈值 各种物质重吸收量不同,如原尿中葡萄糖,AA,少量Pr全部被重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大部分,部分尿素被重吸收。 肌酐则完全不被重吸收 肾小管对许多物质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最大重吸收量或阈值(此处复习尿糖与血糖关系) (二)肾小管、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1)近端、远端和集合管 泌H+功能,通过H+-Na+交换,达到重吸收NaHCO3作用(复习呼酸代偿机制) 此外通过泌NH3,使NH3+H+→NH4有利于H+的排出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钾功能 K+—Na+交换和H+-Na+交换相互抑制,如H+-Na+交换增加,势必导致K+-Na+交换减少→血钾↑,此乃酸中毒→血钾升高的原因(复习血钾升高的原因) (3)近端小管:肌酐和氨基马尿酸,既能从肾小球滤过,又能由肾小管排泄。此外,进入体内的青霉素,酚红主要在此端排泄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查 一、肾脏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 1、血肌酐测定(Serum creatinine CREA)目前肌酐的检测主要采用:去蛋白碱性苦味酸法 原理:血浆或血清标本经除蛋白处理后,肌酐与碱性苦味酸产生Jaffe 反应,生成橙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在510-520nm间测定吸光度与肌酐含量成正比 其中的去蛋白物为钨酸钠 由于本法要去除蛋白质,故不适合全自动分析仪操作。 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不去蛋白速率法 由于假肌酐(如乙酰乙酸)在20S内已与碱性苦味酸反应,而在20-80S之间主要是肌酐与苦味酸反应,80S后其他多数干扰物才有较快的反应。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5-60S之间的吸光度变化来反应肌酐浓度。 评价:速率法干扰物质少,但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 临床意义 血液肌酐经肾小球过滤,肾小管既不重吸收也不分泌。 因肾对肌酐的排泄能力强,因而肾疾病早期血浆肌酐通常不高。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血肌酐比血尿素的灵敏度低。但肌酐受饮食、运动、激素等影响较小,故特异性比尿素好。 酶偶联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 原理:尿素经脲酶催化水解生成2分子氨1分子二氧化碳,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氨与α-酮戊二酸和还原酶辅酶I作用生成谷AA和氧化型辅酶I,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其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反应式为 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清尿素 原理:脲酶水解尿素产生2分子氨和1分子CO2,氨在碱性介质中与苯酚及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的吲哚酚阴离子,此过程需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反应,蓝色吲哚的生成量与尿素含量成正比(入=630nm) 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BUN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反复升高,肾病晚期常中度或重度升高。 评价:两法重复性、回收率都非常好。相关r=0.972。两法都应注意大气、水中氨的影响。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通过测定血和尿中肌酐含量来计算每分钟或24 h有多少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