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食品中的微生物 及其产物的鉴定 传统食品微生物检测:以分离、纯化、培养 为基础 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 新理论、新技术 遗传学特性、细胞组分、数值分类 快速、灵敏、特异 第一节 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方法 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活细胞的标准平板计数法 最近似数测定法 染色还原技术估算具有还原能力的 各种细胞的总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活细胞的标准平板计数法 (Standard plate count, SPC ) 菌落总数计数法 “活菌” 意义: 判定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也可观察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的动态。 菌落总数: 在一定条件下(需氧情况、营养条件、温度、时间、pH… )下,每克(毫升)食品检验所生长出来的CFU(菌落形成单位)。 国标(GB)规定: 在需氧条件下: 细菌 : NA 37 ℃ 48h 测定方法: 检测样品的处理 稀释 倾注(涂布)琼脂平板 计数 报告 (一)样品采集 1、采样原则: 代表性 防止污染或变质 2、采样的种类: 大样 一整批样品 中样 各部分的混合样,200g 小样 分析的样品,即检样,25g 3、采样方法: 无菌操作 采样用具必须无菌 尽量采集有包装的食品 粉末状样品 边混合边取样 液体样品 振摇均匀取样 冷冻食品 保持冷冻状态 非冷冻食品 保存在0~5 ℃ 4、采样数量和部位: 200g/件 乳制品 一瓶(个、罐、听) 粮食 三层五点(表、中、下) 油 重点采取表层及底层油 (三)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1)取样 无菌操作 25g(mL)放入225mL无菌的生理盐水瓶内( 1:10稀释液) 2)均匀混合 均质器搅拌 8000-10000 r/min 3)稀释 5)倾注平板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46 ℃~的 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 mL, 转动平皿。 平行样、空白对照 6)倒置培养 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 细菌 37 ℃ 48h~ 霉菌 2 8℃ 5天 (四)菌落计数法 肉眼观察 (直接、 放大镜) 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显色 涂布平板法 先倒平板 待凝固后,吸取0.1ml 稀释液于平板表面上,用灭菌涂布 棒在整个平板上均匀涂布,培养 观 察。 涂布法的优缺点 可检测到热敏性菌体 菌落形态比较明显 更适合于严格的好氧菌 没有倾注法简便,易出现菌落重叠、混杂现象 二、旋转平板法 (Spiral plate method) 1970年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原理: 接种针将样品液以螺旋方式从平板中央往外 连续接种。 接种量:0.05mL 优点: 可测定50~500000cfu/mL的菌数 样品不需事先稀释 不需做2个重复 接种速度快 结果可人工计数,也可用激光计数器计数 人力与物力花费成本低廉 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关性高 缺点: 设备投资较高 含颗粒样品容易堵塞管道 如果样品的带菌量超出范围则结果准确性降低 对琼脂平板表面要求高 三、膜过滤 SPC方法的改良 过滤膜的孔径 0.45um 收集菌体 提高检出率 直接显微计数 膜过滤与荧光染色方法结合 直接荧光膜技术计数法( DEFT ) Direct Epifluorescent Filter Technique 快速检测技术 特殊滤膜(0.5um)过滤样品液 滤膜经吖啶橙染色 ,紫外光显微镜观察 活细胞 橙色荧光 死细胞 绿色荧光 25~30min 实验的可重复性差 四、最近似数测定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