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多米诺的体系看勒
从多米诺体系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手法与五项原则
2013-09-13 00:34:18
【这篇文章本是缘于学校留的一个作品分析的假期作业,只不过要准备一个稍正式一些的汇报,于是把主要内容写在这里,希望在此方面能有更多交流,也算给自己组织语言、梳理思路。不足或遗漏之处还望指正】一切都还要从20世纪初期的欧洲说起。工业革命的爆发把人群集中到了城市里,但却没有足够的房子给他们住,廉价而舒适的住宅供不应求。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或者说统治层)对于“住宅”的认识仍然被后期人文主义统治着,学校里对于建筑的教育也被学院派把持着。在工业革命为社会变革创造着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人们的居住问题这一基本矛盾却越来越激化。也是在这个时候,年轻的柯布逐渐意识到“建筑不应得以抽身于工业化之外”[1],革命的浪潮更应漫及“居住”这一基本领域。这位时代的天才面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们已经走到死胡同里了,必须找到一条出路。如若不然?革命。”[2]柯布的战斗以他在报告中的一段回忆拉开序幕,他回忆曾在远洋轮船上度过了从波尔多(Bordeaux)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十五天,在这段日子里,他与其余世界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他住在一间狭小但精致的船舱里,这个船舱的尺寸是这样的——卧室3米×3.10米,卫生间与入口空间3米×2.15米,总共是3米×5.25米=15.75平方米。根据柯布的描述,这件船舱里还有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很大的洗脸盆、一个放内衣的柜子、几张放洁具用品的抽屉、几面镜子、大量钩子、各种电灯以及卫生间里的各种洁具——看似狭小的房间里,其实容纳了旅行人士居住的各种需求,称得上是“豪华”住所,一个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过得很愉快。关于食物与男仆的问题柯布经过计算——因为船上的服务都是统一供应的——仅需要1/40个厨子与1/20个贴身男仆总共3/40个佣人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而这就是生活的成本了!柯布举这样的例子,意义不言自明:建筑也应工业化;建筑应像轮船、飞机、汽车这样工业革命的产物学习,类似船舱般大小的空间即可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的需要了,不需要更多的装饰与多余的空间!早在1908年,贝瑞就为柯布打开了钢筋混凝土这扇大门,而1914年爆发一战,战时对住宅更加强烈的需求催化了柯布的天才构想,终于在这年提出了“多米诺住宅”(the Dom-Ino Houses)的解决方案。下面请看柯布在1914年的手稿:
图1 柯布手稿-初期构想柯布研究了佛兰德斯(Flandres)一些历史住宅建筑(左上图)后得出多米诺的雏形,关于右上角的几条自由曲线我猜想那是对周边景观的描述,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柯布已经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思考,是否也是之后提出的架空城市景观与屋顶花园的前身呢?而左中图,柯布在矩形平面上画了六根柱,并“尝试了无数种平面组合,一切都有可能”[3],这也就是自由平面的前身吧。这里请大家注意柯布被我圈出来的这六根柱的位置,可不是随便画上去的,在这背后又藏着他对多米诺体系结构形式的更深一层的构想,这个我下面会提到。右中图呢则是柯布“发明”的带形窗与窗墙,即我们现在说的“横向长窗”与“玻璃幕墙”。最下面的图是他关于标准构件拼装的构想。这便涉及到多米诺住宅的使用方法,于是请看第二张手稿:
图2 柯布手稿-装配与使用这种住宅可以如“机器”般在工厂中预制完成,然后卖给使用者,使用者拿到骨架后,可以采用以下装配方式:1)分户墙。即户与户之间的隔断,“每栋房子都有两根钢柱……泥瓦匠已经在墙里预埋了两组钢支架,每组两个。”[4]从这里我们看出首先多米诺骨架还存在变体,其次它的空间其实可以更集约,再次组装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如右上图的三个“半房”拼接),最后注意这里是底层架空的,还有那标志性的室外楼梯! 架空空间中那寥寥几笔是人还是配景?不管怎样,看来底层架空的理论已经在柯布脑中越来越清晰了。而在柱墙混合承重的结构设计中我们好像又可以看到雪铁龙住宅的影子。2)外墙。一面窗墙或者一条带形窗,围绕其四周的是镀锌金属板。3)围护墙和隔墙采用压缩稻草、木屑压缩板或者软木制成。符合战时需求,普通大众也负担得起。而中部柯布自绘的社会等级金字塔图也说明了,对居住需求最强烈的是最下层的普通大众,却被“学院派”压在身下,统治着建筑教育的认识与思想。下面我借助柯布全集中给出的平立剖面图依次来对多米诺体系做各个方面的分析。首先看楼板剖面图。
图3 楼板剖面图我在研究这张图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疑问,我的初衷可以说也是为了解决这两个疑问而做了这些探讨。疑问如下:疑问1:楼板剖面上明确地画了8根柱,而为什么那张经典透视图和许多地方将其柱的数量描述为6根?疑问2:楼板剖面的左上角为何无故缺掉一块?而缺掉的这一角也在那张经典的透视图中体现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