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原理与应用 吕利华 微生物有着一整套可塑性极强和极精确的代谢调节系统,以保证上千种酶能正确无误、有条不紊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从细胞水平上来看,微生物的代谢调节能力要超过复杂的高等动植物。这是因为,微生物细胞的体积极小,而所处的环境条件却十分多变。 代谢调节的方式: 调节代谢流 调节细胞膜对营养物质的透性 调节酶的定位以限制它与相应底物的接触 (一)营养缺陷突变株的应用 营养缺陷突变株:指原菌株发生基因突变,致使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发生缺陷,丧失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必须在培养中外援补充该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型菌株。 原理:由于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缺陷,致使终产物不能积累,故遗传性地解除了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使得中间代谢物或另一分支途径的终产物可以积累。 反馈抑制——主要表现在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时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核苷酸合成途径中。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工业应用 1.赖氨酸发酵 2.肌苷酸(IMP)的生产 1.赖氨酸发酵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中间产物Ⅰ 天冬氨酸激酶 中间产物Ⅱ 抑制 高丝氨酸 高丝氨酸 脱氢酶 人工控制黄色短杆菌的代谢过程生产赖氨酸 天冬氨酸 中间产物Ⅰ 天冬氨酸激酶 中间产物Ⅱ 甲硫氨酸 苏氨酸 高丝氨酸 高丝氨酸 脱氢酶 不能合成 可以大量积累 赖 氨 酸 人工诱变的 菌种不能产生 2.肌苷酸(IMP)的生产 (二)抗类似物突变株的选育 代谢拮抗物的作用机制:与代谢产物结构类似, 故能够与阻遏物及变构酶相结合,且结合不可 逆,导致有关酶不可逆地停止合成,或酶活不可 逆地被抑制。 方法:将诱变以后的菌悬液涂布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加入过量的与代谢产物结构类似的物质、同时培养基中没有代谢产物),在此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即为抗类似物突变菌株。验证长出的突变株是否真正解除的反馈调节。 几乎所有的氨基酸和核苷可通过抗类似物突变株发酵生产。 反馈调节作用 1、终产物反馈阻遏和反馈抑制 野生型菌株“A”氨基酸合成操纵子模型 AR P O A结构基因 无活性 repressor A RNA聚合酶 反馈阻遏 活性 A合成酶系(E1,E2…) A 反馈抑制 超过生理需要量 野生型菌株酶合成水平的反馈阻遏 野生型菌株酶活性水平的反馈抑制 过量A作用效应物位点,酶构型变化,影响酶活性中心而失活 Gene编码酶 效应物位点 过量A 酶活中心 筛选突变株中常用的几种结构类似物 积累的物质 结构类似物 Arg 刀豆氨酸 Phe 对-氟苯丙氨酸、噻恩基丙氨酸 Try 5-甲基色氨酸、6-甲基色氨酸 Val α-氨基丁酸盐 Ile Val Met α-氨基-4-乙硫基丁酸 腺嘌呤 2,6-乙氨基嘌呤 尿嘌呤 5-氟尿嘌呤 (三)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的应用 当难以找到合适类似物或者反馈调节非常复杂的时候,可采用营养缺陷型选育回复突变株的方法育种。 原理:当一个菌株由于突变而失去某一遗传性状 后,经回复突变可再回复到其原有的遗传性状。经过二次突变后,原发生突变的基因所编码的酶活性中心结构恢复,但调节中心常常会无法恢复。因此,酶既恢复了活性,且反馈抑制不再严重或者已 经解除。由此可以提高发酵产品的产量。 如金霉素生产菌可使用其蛋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株,产量提高1.2~1.3倍。 (四)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微生物的细胞膜对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具有高度选择性。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常常以很高的浓度累积着,并自然地通过反馈阻遏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合成。采取生理学或遗传学方法,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迅速渗漏到细胞外。这种解除末端产物反馈抑制作用的菌株,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 1.通过生理学手段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原理:影响细胞膜通透性的主要因素是细胞膜中的磷脂含量。故常从控制磷脂的合成或使细胞膜 受损伤入手。膜合成不完全或受损,但菌体不死 亡,从而积累发酵产物。 如Glu发酵中把生物素浓度控制在亚适量,可改变细胞膜透性,从而可大量分泌Glu。 生物素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原因,是由于它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此酶可催化乙酰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