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热能评价 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热资源与浅层地温能区别 3、浅层地温能本质 存在于浅部地质体中(非地热田)的相对稳定的平均地温与冬、夏两季气温之差形成的热潜能。 北京地区浅层地温变化曲线 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的必要性:    确定可开发的地区及合理开发量,对浅层地温能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并预测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提供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所必须的地质资料,为保护和管理浅层地温能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地源热泵工程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浅 层 地 热 能 勘 查 评 价 调查技术要求: 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应根据孔隙型、裂隙型和岩溶型含水层的特征确定具体调查内容,调查精度应达到1:200000 ~ 1:50000的比例尺要求。 每百平方公里调查区应不少于三个勘查孔,每个勘查孔分别进行现场采样及热响应试验。 勘查技术要求 勘查孔布置要求: 工程热负荷/q (Kw) 勘查孔数量(个) q<250 1(孔) 250≤q<1000 1—2(孔) 1000≤q<2000 2—3 (孔) 勘查孔取样要求: 岩土层单层厚度大于1m的,每层应取代表性的原状土样(砂砾石层除外) 现场热响应试验要求: 现场热响应试验时,应进行两次不同热负荷的试验。当测试孔深度在80-100米时,大负荷宜采用6—10kW,小负荷宜采用3—5kW。 现场热响应试验首先做无负荷的循环测试,获取地层初始平均温度。 对回路中的传热介质连续加热(冷)负荷。温度稳定(变化幅度小于1℃)后,观测时间不少于24h。 由上式可得: 大气环境效应评价,可定量评价开发浅层地温能对减少大气污染、清洁环境的效应,估算减少排放的燃烧产物,包括: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煤尘排放量等。 对地下水换热系统,应评价回灌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对能否产生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 对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评价开发浅层地温能的过程中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影响,评价循环介质泄漏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对地表水换热系统,应评价开发浅层地温能的过程中对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的影响,评价回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能否产生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勘查评价实例    北京平原的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受拒马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5大河流冲、洪积而成,第四系地层结构具有典型的冲、洪积平原特征,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北京市中心城区主要分布在永定河冲洪积扇。 适宜区分类:   不适宜区(不参与评价):对地埋管产生较大破坏性影响的地质灾害区,对北京主要是地裂缝发育区。   较不适宜区:单一卵砾石区,施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老城区,建筑道路面积大。冲洪积扇顶部地区。第四系厚度薄地区,厚度小于50米。   较适宜区:多层砂砾石地区,冲洪积扇中上部,2-3层砂砾石区,施工成本相对较高。适当考虑串层污染问题。具有一定换热能力的地区。   适宜区:多层砂(包括粘土),新规划城区,城市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在限制深度以上,水质没有很大差别。具有一定换热能力的地区。 热容量计算结果   北京平原区6398平方公里,3~150m深度,单位温差的浅层地温能热容量为:1.94×1015kJ,其热量可折合662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每平方公里有1.03万吨标准煤的浅层地温远景资源量。 地下水热泵适宜区可利用量计算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热泵适宜区1345平方公里内可利用热量为7.62×1013kJ。地下水热泵可供暖面积为1.63亿平方米。    由于适宜区中城镇(区)面积只占336.25平方公里,所以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暖面积约为48.5万平方米。        北京平原区地埋管热泵适宜区3496平方公里内可利用热量为3.72×1014kJ。地埋管热泵可供暖面积为7.96亿平方米。    其中城镇每平方公里供暖面积为。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暖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传热系数) 单位:W/(m K) 地下水热泵适宜区 浅层地温能换热功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评价地下水循环利用量,需要考虑: 技术约束:回灌能力 环境约束:抽、灌地下水产生地质环境问题。 经济约束:抽灌系统的经济合理性 根据地下水循环利用量,计算合理温差条件下地热能可利用量。 适用于地下水地源热泵 地热能可利用量的计算 式中: qw——地下水循环利用量,m3/d ΔT——温差 ℃ 地下水换热功率计算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