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王治国 山东煤矿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山东煤矿粉尘监测中心 电话 地址:泰安市虎山路202号 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职业卫生概述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要求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职业病发病情况 近几年职业病发病特点 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88年职业病39万人) 1、2000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11718例,较1999年的病例增加了14.5%。在总病例数中,尘肺病占77.7%,慢性职业中毒占10.2%,急性职业中毒占6.7%(CO\SH2),其他各类职业病共占5.4%。尘肺病新发病例9100例,死亡2725例。累计死亡133226例,病死率为23.85%,现患尘肺病人425398例。 2、2002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人14821例,较2001年增加了12.1%。在总病例数中,尘肺病占82.6%,慢性中毒占8.8%,急性中毒占4.0%。尘肺病新病例12248例,较2001年增加了16.6%。在各类尘肺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仍为主要病种,共占85.6%;发生于矿山的尘肺病患者占71.7%;发生于煤炭系统的尘肺病患者占47.6%;乡镇企业的患者408例。2002年年内死于各种疾病的尘肺病患者2343例。我国尘肺病累积病例581377名,其中仍存活患者442200例。2002年诊断噪声聋197例。 3、2006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其中尘肺病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25%,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467例和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4.05%和9.40%。2006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1、尘肺病例比例增加,发病时间缩短。2006年诊断尘肺病病例比例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2006年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急性职业中毒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06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患者。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92%、12.85%和6.45%。 4、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84%、10.12%和6.38%。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963例(比2006年增加2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截至2007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405例。在10963例尘肺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37%。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比2006年增加133人),其中死亡76人,急性职业中毒病死率为12.6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前两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27例,病死率为39.71%。 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名单规定的职业病涉及粉尘、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职业传染病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的工业生产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达133种。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职业病危害也突出地反映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 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1、在引进境外投资和技术时,职业病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2、职业危害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 3、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我国有近2亿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以尘肺为例,潜伏期可长达数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