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炎炎夏日话养生 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 萍 主要内容 夏季如何养生? 实用的自我保健小方法 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有“夏”与“长夏”之分 按照五行学说: 春季—“木” —肝 夏季—“火” —心 长夏—“土” —脾 秋季—“金” —肺 冬季—“水” —肾 这样五行配五季,五季配五脏完全符合五行学说理论了。 那么“夏”和“长夏”在时间上是如何划分的呢? 阴历的四、五、六月(即阳历的五、六、七月)三个月是夏季。中医学将阴历的四月和五月(阳历的五月和六月)定为“夏”,而阴历的六月(阳历七月)定为“长夏”。 从中医学理论来讲,夏与长夏在季节的特点上是不相同的,“夏”的特点是以“炎热”为主,而“长夏”的特点则是以“湿热”为主。因为每年阴历六月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情况,其气候的表现特点是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在长夏这个季节中就特别要注意对“暑湿”的预防。 精神养生 在炎热的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许多人的心情却越来越差,变得烦躁、爱发脾气,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别人发生矛盾,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特别是在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以后,发生“情绪中暑”的几率就会急剧上升,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平静的心境尤为重要。 苦夏变乐夏应养心 不管天气如何炎热,我们的心态要平和,情绪要稳定,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夏季如何补心 第一,要清心寡欲。少一分贪念,就会少一分心烦。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 第二,夏天要多闭目养神。有空就闭目养神,闭目可帮助老人排除杂念。 第三,夏天要多静坐。静则神安,哪怕5分钟都可见效。每天老年人应在树阴下或屋内静坐,15—30分钟即可。也可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去钓鱼、打太极拳。 第四,夏天要慢。夏天天气炎热,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容易负担过重,所以夏天要慢养心,不能劳累。只有心先慢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休息时要减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第五,夏天要多乘凉,少出汗。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而且,夏天出汗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出汗,并适当喝一点淡盐水。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闭汗,在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心安神的作用。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称在夏季的三个月里,应“夜卧早起”。因为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 由于夏季夜间的睡眠时间缩短,所以通过午睡来补充就显得非常重要。午睡不但能使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改善脑部供血,增强体力和机体的防护能力。有资料表明,夏季适当地睡午觉可大大地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感觉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在炎热的夏季,要以调节温度为主,室内温度以25℃~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为宜。在湿热的长夏,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以保证温度和湿度都达到人体感到舒适的水平。 另外,夏季要注意不宜过于贪凉,如室内的温度过低,或用凉水冲澡或洗脚,冷饮吃得过多等,儿童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饮食养生 夏季更应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调养来保障身体健康。夏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①饮食清洁卫生;②以清淡为主;③保证营养素的平衡摄入。 夏季人体出汗多,所以要特别注意饮水量的增加,一般来讲,每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左右。提倡主动饮水,即不要等到感觉口渴后再饮水,而是经常少量地喝些水以维持机体的需要。夏季多进食一些牛奶、豆浆、粥、汤等流食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如早餐喝豆浆,午餐喝汤,晚餐喝粥,睡觉前喝牛奶,上下午喝茶,都能起到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补养身体的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 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不用炸、炒。 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及食物来源 调补养生 有些人认为,夏季(特别是三伏天)不宜进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中国的传统养生学中,根据采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补益的方法,可以分为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及峻补法等四种主要方法,夏季宜选用清补的方法。 饮食清补法,是指采用寒凉性食物进行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