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CI原理与实务 授课教师:罗兵 CI的雏形 僧人的特点: 1、削发、袈裟、黄裳、念珠、木鱼、麻鞋…… (视觉识别 ) 2、吃斋、念佛、打坐……(行为识别) 3、悲天悯人、清心寡欲……(理念识别) 第二章 CI计划的历史与发展 ◆ 欧美的CI ◆ 日本的CI ◆ 中国的CI ◆ CI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欧美CI计划的起源与成长 CI起源于欧洲 成长于美国 深化于日本 一、CI起源于欧洲 1907年,德国电器公司(AEG),公司建筑、员工宿舍、展示陈列厅以及产品包装、海报、信笺等物品具有统一的形象标识。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奥利贝蒂打字机公司提出“设计策略”的概念。 欧洲初步形成一种系统的设计规范,除重视产品设计之外,还注重营销战略,并始终坚持统一的设计风格。 1933年—1953年 明确提出“企业形象塑造”,后来设计了标准字体。 二、CI成长美国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设计师雷蒙德.罗威,明确地提出CI计划的概念。 1956年IBM导入CI,被认为是CI策划的真正开始。 1924-194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公司的最初标识 1947-1956 IBM从标志的转换开始了它向计算机行业的转换,这个新标志第一次出现于1947年1月1日的Business Machines上面,熟悉的球状标志被简洁粗体所取代。 1956年5月,而其标志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得“IBM”三个字母看上去更具质感,稳定感和平衡感。 1972年至今 1972年公司开始使用新的标志,此标志采用加横条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实体字母。意味着“速度”和“活力” 。 汽车文化的社会背景,美国企业特别重视VI,在理念方面也不排斥,如IBM的标记体现“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等企业文化。 麦当劳的企业理念Q、S、C+V,即优质、服务、清洁、价值。 美国模式的CI有四个特点: 1.强调视觉,强调标准化的色彩、标志、图形,西方工业标准化的体现 2.美国CI理念偏重于理性制度、条规的管理 3.管理上比较系统、规则化,便于操作 4.美国CI主要用于外部宣称 三、欧美的CI发展 美国贝尔公司、拜师可乐公司、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CI标志沿革。 参见本章后彩图2.6、彩图2.7,彩图2.8,请分析发展趋势。 当代欧美CI进入人性化识别时代,从而实现了CI计划从“强势传播”到“善意沟通”的转变。 如荷兰电信电话公司的品牌名称为“4U”,发音如同“fou you”,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欧洲各国举办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时,也将CI的思想和视觉形象融贯于其中。 第二节 CI计划深化于日本 1924年,日本资生堂设计出花形标志,视觉标识上已有尝试,但未成系统。 20世纪60年代,日本广泛传播CI计划,开始盛行。 一、日本导入CI的原因(略) 二、日本导入CI的发展过程(略) 三、日本导入CI的特点 1.整体性、系统性。 2.更重视理念和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 3.人性管理、偏重以人为本。(美国偏重于理性制度条规) 4.注重前置性的企业实际调查研究。 5.强调CI对公司内部整合的功用。 6.有自己特色的CI理论。“人文CI”、“文化CI”,给CI系统充实了理念识别、活动识别要素。 7.VI、MI、BI三者并举。(美国偏重VI)。 四、日本模式形成的原因(略) 1.国际环境的要素 2.国内的环境要素 3.民族属性的要素 4.企业主要素 第三节 中国的CI计划 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台湾、香港,80年代后期盛行。味全、宏基电脑等,见教材P41彩图。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影响中国内地,沿海地区企业率先导入CI 教材彩图P42 1988年广东新境界设计公司为太阳神设计CI 李宁运动服装 乐百氏、海尔、娃哈哈等 二、我国企业的CI之路 一、我国导入CI的迫切性 1.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自负盈亏,需要运用CI创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2.开拓国际市场。加入WTO,中国企业需要通过CI创建品牌,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消费行为的转变。从消费物质向消费文化进行转变,产品中的文化附加价值日渐重要。注重产品质量、服务,个性化消费。 二、我国企业现状 1.部分企业缺乏形象意识 2.企业片面导入CI,只是注重VI或CI的其他个别要素,未能全面导入CI 3.许多企业的形象设计缺乏差异性 4.设计的CI未能真正融合到企业中去 三、我国企业的CI之路 1.CI的反思 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CI模式,应“从文化资源找题材,以人本精神做规则” 如凤凰卫视以“凤凰”为 原型,08奥运标志以“中国印”为题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