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结构和耳聋疾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导性耳聋 病变:存在于外耳或中耳,大多数都可医治 机理:声音在到达内耳之前,传导过程受阻碍 纯音测听显示: 骨导正常 气导下降 气骨导间差距10dB 传导性聋常见原因 外耳道因素:耵聍栓塞、异物、先天闭锁、肿瘤等引起堵塞 鼓膜因素:鼓膜穿孔、鼓膜炎 中耳腔因素:各种类型的中耳炎 听骨链因素:固定(耳硬化症等)、中断(由于爆震、外伤等) 传导性耳聋的解决方案 可通过医疗手段治疗,但治疗后相 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恢复正常听力 用助听器来补偿也较容易,只要有足够的放大就可以,一般模拟助听器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感音神经性聋 发生在内耳、听神经、大脑听皮层 感音性聋——(耳蜗损伤) 耳蜗毛细胞出现损伤或坏死,如噪声性聋、药物性聋等 神经性聋——(听神经/听皮层损伤) 听神经及其以后的部位病变,如颅内肿瘤、脑外伤等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纯音测听显示 : 纯音测听显示:   气、骨导均下降   两者差距<10dB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 感音性聋——(耳蜗损伤) 耳蜗毛细胞出现损伤或坏死,如噪声性聋、药物性聋等。 神经性聋——(听神经损伤) 由于听神经及其以后的部位病变。 中枢性聋——(脑干和大脑皮层病变)可以由于脑肿瘤、脑外伤等引起。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 先天性:见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妊娠期病毒感染、服用耳毒性药物、分娩伤等。 后天性:有下列几种原因: 传染病源性聋 药物中毒性聋 老年性聋 外伤性聋 突发性聋 爆震性聋 噪声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的处理 感音性聋、神经性聋 ——通过医疗手段治疗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确选配助听器是首选的有效途径 中枢性聋 —— 不适合选配助听器 混合性耳聋 机理:导致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因素同时存在。 纯音测听:常表现为气导和骨导均下降,且气骨导间差距大于10dB. 处理——通过治疗也不能完全恢复听力,需要选配助听器 混合性耳聋的纯音测听显示 : 纯音测听显示:   气、骨导均下降   两者差距 10dB 最常见的耳聋 中耳疾病 听力图显示: 传导性聋 听力图以低频下降为主 听力损失60dB 有或曾有其他不适症状 对响度要求大,更适合线性放大 注意治疗后听力改变 老年性聋 伴随年龄增长,老化而出现的神经性耳聋。 中国从2000年开始已经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75岁的老年人中,老年性聋发病率有60%以上。 主要特征: 高频听力下降为主——早期不易发现 小声听不见,大声嫌太吵——选配助听器时可调范围较小 言语理解能力与纯音测听分离——听得见,听不清 老年性聋处理: 注意身体锻炼,调节饮食,避免噪声刺激 积极治疗身体其他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 佩戴助听器是重要的手段 药物性聋 致聋药物: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主要特征: 耳聋伴耳鸣 听力图——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曲线双侧对称,开始为高频下降,逐渐发展到低频 比较特殊的致聋疾病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 先天、听力会变化 听觉神经病 — 助听无效 Part 4 耳聋的解决方案 就医——临床治疗 耳部保健 佩戴助听器 植入人工耳蜗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谢 谢 ! * * * * 耳廓能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提高1—3dB,对5500Hz的声音能增强10dB。 佩戴耳道式助听器能利用耳廓的这一功能。(与耳背式相比) ITE、ITC和CIC麦克风口声增益分别为5.94~6.46、6.90~9.25和8.82~9.15dB(SPL),3种款式耳内式助听器共振峰高峰值为17.71~23.00dB,共振峰最高峰值所处频率为4733~5638Hz。 所有言语均有共振峰形成,第I共振峰(F1)在400~900Hz第Ⅱ共振峰(F2)在900~2500Hz,第Ⅲ共振峰(F3)在2500~3500Hz。理解言语时,F1最不重要,F2、F3则很重要。1000Hz以上频率和能量不变,则理解言语不困难,或滤掉F1、F2各频率,则能量不足,处于低频的第I共振峰约占言语60%的能量,但对言语可懂度无帮助,如1000Hz以下低频虽占95%的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