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置效率诹议.doc
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置效率诹议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和行业分布都显现出其特殊的地域差异,这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鉴于各地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的不同表现,本文从青海省的实情出发,着重探讨新时期青海省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优化配置问题。
[关键字] 劳动力资源 产业配置 效率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QingHai in the new period
[Abstract] The key to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how to allocate the labor resource reasonably. Labor distribution among industries is very disparity in different region, it’s inseparabl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view of different roles of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is article sets out from QingHai’s practice, emphasizes on optimizing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QingHai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Labor resource Industr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近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日益加速,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究竟如何,即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促进和实现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探讨的问题。
青海省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分布
青海省劳动力产业分布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一产业在业人口与在业人口总数的比值下降幅度较大。1982年人口普查时,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比为70.83%,1997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6.56%,从业实际人数比1982年这一行业的从业人数仅增加不到10万人。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迅速上升,据1998年《青海统计年鉴》,198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37%,199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2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从1980年的21.07万人上升到1997年的73.14万人,增加了3.47倍。在这期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1986年到1990年都一直徘徊在39万人以上,1995年和1996年有所上升,但1997年又下降到37.65万。从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比例看,第一产业居第一位,占56.02%,第三产业居第二位,占29%,第二产业居末位,占15%。另外城镇待业和失业问题也较严重,1996年和1997年城镇待业人口(不包括16岁以上在校学生)都超过了12.7万人,待业率高达10%左右,城镇失业人员总数从1990年到1996年也都高于4万人,最高时曾达7.82万人。(见表1)
表1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项目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6.68 5.11 4.40 4.14 4.39 城镇登记失业率(%) 3.35 2.49 2.21 2.18 1.87 青海省劳动力产业配置的现状概述
就劳动力的产业分布近年来发展的状况看,也有两个基本特点,但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其一,虽然第一产业的在业人口与在业人口总数比值承继历史惯性仍然呈下降趋势,且幅度有所加大。2000年,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比为55.8%,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1.2%,从业实际人数为150.06万人,与2001年这一行业的从业人数相比足足减少了21万人。其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稳步上升,据2005年《青海统计年鉴》,200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1.6%,2004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2.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从2000年的89.63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94.87人,增加了5.24万人。同时,第二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值也有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睡前童话故事-儿童神话故事大全.doc
-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一个理论分析框架_论文.docx
- 调薪,别把好事变坏事.doc
- 出口退税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借鉴._0.doc
- 资金结算中心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的作用.doc
- 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 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oc
- 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在保险公司的运用.doc
- 人力资源14项入门常识 投稿:叶襄襅.doc
- 处理客户投诉及退换货.doc
-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评析.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