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沟村变迁.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沟村变迁

北沟村变迁   “祖国华诞六十年,京郊处处展新颜,山变绿来路变宽,人变富来水变甜。”这不仅是对京郊农村6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更是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干部群众的真实感言。   北沟村位于渤海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怀柔城区20公里。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历程,北沟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一跃成为京郊颇有名气的秀美山村。      跟随时代步伐 科技带领经济      初秋时节的北沟村,树木葱绿,果实累累。走进村子,不时看到村民们正在用手机与外界沟通。有谁能够想象到,四十多年前的北沟村却只有一部手摇式电话。光阴荏苒,这个小山村发生的一个个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故事,无不见证着北沟村60年来通讯事业发生的巨变。   曹文亮今年75岁,曾在北沟村当过大队书记和村主任。说起北沟村过去的通讯设施,老人仍记忆犹新。   1962年以前,北沟村没有电话,村民们遇事都是靠相互之间捎口信。   1962年秋,北沟村终于安装了一部黑色的摇把子电话。当时村里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所以摇把子电话只好放在了村民曹进岭家。电话装上的第一天,大家都跑去瞧新鲜。崭新的黑塑料机身,铁把子外面套着黑色的塑料套,跟过去战斗片里看到的没什么两样。   当时,摇把子电话要经过人民公社的分机进行人工转接才可通话。公社的电话机房设有专人24小时值班,机房的通话设备上有很多个插孔,每一个插孔分别对应着一个有电话的村或单位。电话的打出和打进都要通过公社话务员的插转来接通。自从有了摇把子电话,北沟村人的生活就跟它分不开了。   遇到家中有急事,村民首先就想到摇把子电话,但常常遇到接不通的情况。所以,一部摇把子电话既给北沟人希望,也让他们深感无奈。直到1993年,摇把子电话才退出了北沟村的历史舞台,换成了程控电话。   1993年春,村民王全花了3600多元在全村第一个装上了程控电话。从此,街坊四邻一遇急事便到王全家借用电话。   那时,乡亲们一般是把王全家的电话号码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王全夫妇就担当起了义务传话的任务。今儿谁得病了,明儿个谁结婚了,要不就是买药、捎东西。总之,甭管大事小事,王全两口子都得帮着传话,不知为此搭了多少工夫,但他们却从没抱怨过。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手机等信息传递手段的迅速普及,又何尝不能改变人们的命运呢?   今年51岁的王义是北沟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曾在三渡河乡铝制品厂搞销售。1995年秋季的一天夜里,一个电话打到厂里,原来是河北白沟批发市场急需4000个铝盆。因为是急活儿,每个铝盆可以多加5角钱。可惜当天厂里没人值班,王义又没有手机,白沟那边儿没法和他联系,直到第二天早上上班王义才得知此事。结果王义因此少挣了2000元。   这件事给王义触动很大。他想,自己经常出去跑业务,没有手机真是耽误事。不久,王义就花3700多元买了一部爱立信手机,虽说只有通话功能,但王义已经很知足了。   工厂倒闭之后,王义就自己买了一辆金杯小客车跑客运。为了多拉回头客,方便与他们的联系,王义又花1700多元购买了一部诺机亚手机。   2005年,王义又换手机了,这已经是他的第四部手机。正是由于这部手机王义的财源可谓是滚滚而来。   原来,王义在山西大同的一个哥们儿是做布鞋生意的,这些布鞋要定期运到北京的木樨园批发市场销售。他和王义取得联系后,让其每天用车给他拉50箱货,一个月干20天,这样王义一次就能净赚500元,20天就是一万多元。这次买卖,王义一直做到2007年,赚了少说也有30多万元。   王义说,他现在如果一天忘了带手机,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其实,何止王义有这样的想法。如今,手机已成为北沟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全村140余户中每户至少有一部手机。手机俨然已经成了北沟村人从贫瘠到富裕的生活标志。   2008年有关部门计划在京郊搞无线上网入户的试点。村支部书记王全立刻想到这对北沟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有好处,就积极响应。由于只需每个农户拿出2000元,剩余款项由村里补齐,所以全村100多户都抢着报名装电脑,最后有90多户如愿以偿。就这样,北沟村成为京郊无线上网第一村。      环境改善,和谐山村扬美名      前些年,北沟村环境卫生极差,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90年代中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里才有了进村的油路。但村内的街道依然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说起村里环境的大变化,主要得益于最近两年的发展。2007年,国家在这里实施了农业生态村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0万元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里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打405米的深水井1眼,修建容量为100立方米的储水池1个,让村民喝上了卫生达标的饮用水;在公路两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