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烧烤出狱副市长.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卖烧烤出狱副市长

卖烧烤出狱副市长   一个当年年轻的副市长,为何会在街头卖烧烤呢?   他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堪回首的经历?      在郑州市政局和旅游局交汇路口,有一家“李记烧烤店”生意特别火爆。每天晚上7点钟到凌晨2点多,到这里吃烤羊肉串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肩搭毛巾的主烤倌熟练地翻动着肉串,他就是这家烧烤店的老板。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烧烤匠竟然曾经是河南省新郑市的副市长!      玩忽职守,青年才俊陷囹圄      1972年6月,李兆才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高中毕业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1997年李兆才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由于他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两年后就被破格评定为副教授,这一年他才27岁。2000年的春节过后,李兆才作为专家型后备干部,下派进行为期两年的挂职锻炼,来到了家乡新郑市担任副市长,分管科技、农林、水利和招商引资工作。上任后,李兆才兢兢业业,一年下来,他分管的部门在年度综合工作考评中进入全省前10位。   但是,作为兼管招商引资工作的年轻副市长,李兆才也有自己的弱势。2002年春天,一名不法外商打着投资的幌子前来洽谈项目。李兆才作为政府代表和该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在没有认真审查对方合作意向书、资金证明及其总部实力的情况下,草率地与这名外商签订了合同。当500万元中方资金打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后,那名外商突然失踪了。原来竟是一个骗局!   项目夭折,资金流失,李兆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痛心疾首于自己的失误,他不得不引咎辞职,并接受司法机关的调查。经调查,他在与这个外商洽谈项目过程中陪同他游览了嵩山少林寺和北宋皇陵,并接受了这个外商在某高档大酒店举办的一场盛大晚宴。最终,司法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李兆才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20万元。   2002年10月,李兆才被送至河南省某监狱服刑接受劳动改造。正值青春少壮时光,从如日中天的事业云端一下子跌入命运的底谷,李兆才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无论如何不可接受。在他当副市长时,司机和秘书虽然都比他大,但都还要恭恭敬敬地叫他李市长。然而今非昔比,走进这??监狱的第二天,有个大个子欺负他初来乍到,嘲笑地说:“哟!听说还是个副市长,20多岁就当了教授,小李子呀!快过来给大叔洗洗脚。”一句话引来狱友们一阵轰然大笑。血气方刚的李兆才哪能受得了这番羞辱,他发疯似的冲上去。大个子也不甘示弱,四拳相向,幸亏被及时赶到的管教干部制止住,才避免了一场打斗。   事后两人分别被关了3天禁闭,3天内李兆才拒绝饮食。彷徨与痛苦之中的李兆才苦苦思索着人生的去留,忽然禁闭室的门打开了,监狱长和政委来探望他,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和他最喜欢喝的菊花茶。在大家的耐心开导下,李兆才决心奋起挑战人生,在监狱这所特殊的课堂洗刷罪过,重奏生活之歌。仕途受挫,但是专业知识不可荒废,在监狱领导的帮助下,李兆才潜心研发小麦良种“阳光一号”。   工作之余,李兆才也时刻挂念着爱妻。有一次与妻子隔窗对话,李兆才不无忧伤地问:“那20万元的罚金都是你从亲戚朋友那儿借的,为了我你背了一身的债务,我出去以后,公职也没有了,你不嫌弃我吗?”妻子泪眼相望,坦诚相告:“你蹲一年牢,我等你一年,纵然是无期徒刑,我也苦苦守候,即使是你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我当家教打工挣钱也会同你白头偕老的!”妻子的话让李兆才心头酸楚又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撒出去,败落人的辛酸泪;矗起来,自强者的好望角。”   2004年10月,当李兆才精心培育的“阳光一号”小麦良种通过国家农业部鉴定之时,他也迎来了刑满释放的日子。      含辛茹苦,脚下延展远涉之路      可是舒畅的心情没过多久,李兆才又陷入了苦闷。失去了公职没有固定收入,他只好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令他难堪的是,尽管多家用人单位知道他是个难得的农学人才,更清楚他也是个刑满释放人员。良种培育是个周期明显的系统工程,谁能动辄几万乃至十几万元的科研经费拨付给他使用?   面对一次次的笑脸商谈,一回回的委婉回绝,李兆才渐渐明白了,他成了一个用不敢用、弃之可惜的难为之才。他曾想与用人单位直面一谈,由自己筹措科研经费,待研发成果获得专利付诸实践见到效益时再计报酬,可是又想到巨额罚金已经弄得家人负债累累,为早日还清债务,妻子节衣缩食,连买菜都是等到日落西山才到菜市场买一些便宜剩菜,李兆才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英雄气短,他决心改弦易张,待有了积蓄再图自己钟爱的科研事业。   12月底,经同学联系,李兆才走进了一家民营中学。经过面试,校长对他很是欣赏,但又担心这位曾经的大学教授教不好中学的课程,适应不了平淡生活,于是李兆才再一次被谢绝了。曾经驰骋大学讲坛的堂堂七尺男儿顿时难过得失声痛哭,在妻子的安慰下,他决意另谋生路。   一天,他发现几家烤羊肉串的店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