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血管外科的进展汇
我国血管医学的进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关于血管系统和血管疾病的初步认识。著名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大约写于公元前305~240年)里有这样的描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合川……诸血皆属于心……夫血脉营卫,周流不息”。这是当时的医生对人体血液的来源和血液循环所作的精辟见解。在《黄帝内经·灵枢经》里则有一段现在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Buerger氏病或TAO(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的描写 “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一千八百年前汉代的名医华佗对脱疽病作了更详尽的描写“此病发于手指或足趾远端先痒而后痛,甲呈黑色,久而溃败,节节脱落……”,并提出应用大剂量的解毒活血药(金银花、元参、当归、甘草)水煎服治疗,一直流传至今,被誉称为“四妙勇安汤”。
西方医学大约在十八世纪末被一些有关医学的传教士传入我国。十九世纪初,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医学院校和医院纷纷建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华大夫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作为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的成员,相继来到中国,在治疗战伤、组织战时营救系统、组建战地医院等方面为我国人民和我国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医学技术。但就现代血管外科而言,当时所能做的却只是一些截肢手术和对血管创伤和动脉瘤施行血管结扎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血管外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经历了50年代早期至80年代后期的起步阶段,以及80年代后期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的医务人员,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努力发掘和整理祖国医药学遗产,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疾病,积极开发国产人工血管、国产支架以及其它血管外科专用器械、设备,以适应我国广大患者尚难以承受昂贵的进口器材这一具体国情。上述适应我国国情的努力,在当时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决不能视而不见。次后,我国血管医学在中医中药治疗血管疾病、显微外科、断肢再植、布加综合征的研究和治疗、真丝人工血管和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制以及血管腔内技术方面均达到国际水平。以下就我国在血管外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特点分述如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我国古代医学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方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解放后我国许多医学研究机构对该病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阐明了“血淤”的本质和“活血化淤”治疗的原理,并提出辨证施治,从而创造了许多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办法。
1963年吉林医科大学报道,采用中药四妙活血汤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获得肯定疗效。1971年,广东华县医院和广东中医院报道应用中药毛冬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95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滴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取得较好疗效。另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其它不同的组方和传统方剂加减治疗的经验。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手术治疗主要有腰交感神经切除术、血栓内膜切除术、旁路转流术、静脉动脉化以及大网膜移植术等,在国内许多大医院都有开展,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效果尚不满意,静脉动脉化术尤其受到质疑。在不少基层医院,以上手术尚欠普及,活血化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仍不愧为一种可择之良法。
(二)血管移植物的发展
1954年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广慈医院进行髂股动脉瘤切除和同种异体动脉移植术,是国内首例成功的异体血管移植。
1957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创以纺绸真丝血管进行动物实验,获得成功。1959年与上海市丝绸研究所协作,创制成功我国独特的真丝人造血管。经多次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真丝人工血管网孔适度,组织反应轻,形成的新生内膜较薄,约0.3mm,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耐煮沸或高压蒸汽灭菌消毒,耐弱酸及弱碱消毒,纤维强力耐久,无致癌作用,不愧为一种优良的人工血管。真丝人造血管以其价廉物美,深受我国广大血管外科医生喜爱,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促进了我国血管外科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了提高静脉移植物和小口径动脉移植物的远期通畅率,有关新生内膜、人工血管材料表面改性、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以及最近的人工血管基因修饰的研究相继在国内得到开展,并取得一定成功。
(三)显微外科和断肢再植。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展了小血管吻合和断肢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庆为一名右上臂完全离断的工人成功地进行了再植手术,并在国际上首次报导了断肢再植的临床经验,这在再植外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64年,Malt及Mckhann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YD∕T 5066-2017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VIP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