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剧院小车位
大剧院小车位
每一个宏伟壮观的地标式建筑物,都成了每个城市的首堵――“车见愁”之地。规划设计上的只唯上,不唯下;重壮丽外观而轻实用细节已成中国公共建筑之通病。
号称中国第三大、未来广州四大公共建筑之一、施工难度超过“鸟巢”的广州歌剧院还未正式启用,已经在某些方面显得落伍了。
早在2007年12月,网易CEO已经预警正在建造中的广州歌剧院:“1800个座位,仅规划270个停车位,如何满足太家停车?”一方面,政府及媒体一直批评广州市民对高雅艺术无甚兴趣,拖儿带女或短裤拖鞋听音乐会者甚众,歌剧又是高雅艺术中之最高雅,男需着燕尾打领结,女需着露背晚礼服,严格遵守相关礼仪:一方面又在如此之大型公众建筑中配置如此之低的车位数,那些绅士淑女们在亚热带的酷暑中搭乘公共汽车或长途跋涉才能找到座位,想不斯文扫地都难。
之前广州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教训:最早的黄花岗大剧院,因停车位严重不足,许多人需提前45分钟或1个小时入场,停好车还要折返很远回去看戏;稍晚建造的星海音乐厅因地下车位不足,许多人不得不将车停于路边,既不利于散场后的观众疏散,也严重影响公共交通。
如果说上述两公共建筑因诞生于前汽车社会而尚有可谅解之处,为何已有前车之鉴、建于珠江新城CBD新区的新歌剧院却有如此硬伤?规划设计上的只唯上、不唯下;重壮丽外观而轻实用细节已成中国公共建筑之通病,这也直接导致了每一个宏伟壮观的地标式建筑物,都成了每个城市的首堵――“车见愁”之地。
大剧院停车普遍难
广州歌剧院1800个座位,仅仅270车位;悉尼歌剧院1547个座位,拥有1176个车位;位于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歌剧院2300个座位,拥有车位超过2000:伦敦皇家歌剧院2250个座位,拥有超过1000个车位。即使和国内比,广州歌剧院车位比也严重逊色: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座位2398个,地下停车场可以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上海大剧院座位1800个,地下及周边能提供的停车位也超过1000个。
大剧院尚且如此,那些设备陈旧、往往只有一两个厅的演艺场所停车之难,可想而知。有人感叹,在北京看戏,光停车的故事就够写本书的了,好多事甚至比剧场里上演的那些戏更精彩。
燕莎东边的世纪剧院是交响乐的演出圣地,1700个座位只有区区300个停车位,以前好多人找不到车位只好停在路边,都会冒出一大串“收费人员”穿着似是而非的制服,装模作样地收费,看戏散场才发现自己的爱车被扔在路边根本无人看管,没丢已是万幸。
北兵马司剧场是实验话剧扎堆的地方,由于地处胡同里,道路窄狭而停车位稀少,怎么驶入及泊车最能考验你车技。这条胡同是单行线,只能由西往东开进来,在长长的车流后慢慢排队,如果前排车位已被占满,你还得小心翼翼地倒车另觅他处,一来一回没一个钟头成不了事。
至于北京人艺的主场――首都剧场由于地处闹市区,停车位十分稀缺,早些年只有70个车位,先到先得。不少人提前两个小时找到了停车位,散场时才发现根本是场悲剧。先到的停在最里面,必须等到外面的车都开走了才能动弹,要么“迟到早退”,要么“早来晚走”,就看谁的运气好了。现在即使新建了足以容纳400-500个车位,但相对于每日2000余人的观剧人流,仍不堪重负。
在上海、广州及成都,观剧者的类似抱怨不绝于耳。2009年9月,零点公司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车主们认为公共场所停车比较难的比例为35.7%,非常难为2.9%,两者相加比例接近四成。即使找到了停车位置,人们也还有两个顾虑:停车是否安全及停车收费是否规范。人们普遍对公共场所的停车安全问题比较担心和非常担心的比例分别为62%和3,8%,两者相加比例将近七成。
大剧院的车位生意
汽车社会还未到来,中国的城市已不堪重负。
不仅是演艺剧院,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面临公共场所停车场所严重不足的难题,广州停车位缺口达50万个,南京3.6辆车摊不到1个停车位,北京市13个重点区域白天占道停小型车每半小时5元,超过1小时为每小时15元,令诸多车主难以忍受。
根据统计,每天除出租车和公交车辆外,只有约20%的汽车行驶在路上。因此,实际上,“停车”才是汽车的常态,对于车主来说,与道路相比,车位更为重要。有城市规划学者测算,除去配建停车场,一个城市的停车位和汽车数量的合理比值应该为1:1.2,而中国现阶段仅为在1:5左右,有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甚至为1:15,15辆车争1个停车位,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有学者提出了停车产业化的思路,目前我们的车位供给与经营一靠政府,二靠地产商,只可惜我们的市长们只顾得整治那些堵在路上的车,却对无法停靠的车不屑一顾。地产商们又忙着占更多的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