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嬗变里荆棘
嬗变里荆棘
摘要: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实现城中村农民的市民化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一环。从村民到市民的嬗变过程,文化、经济以及制度等社会因素构成了重重的障碍。
关键词:城中村;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1-0023-03
“城中村”从地域角度上讲,是己被纳入城市范围内的局部地区,从社会属性而言,却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对其进行改造,拆建与迁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才是最为关键,也最为棘手和最为令人头疼的问题。从村民到市民不仅是生活的改变,身份的改变,职业的转换,它更是农民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社会心理、社会关系等更为深层、更为本质的内核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过程。这个充满重重阻碍的艰难过程可以说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可能需要经过一、二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完成。并且,就像蚕蛹化蝶一样,这个过程的是异乎寻常的艰难和痛苦,挣脱的辛酸、裂变的苦楚恐怕只有城中农民自己可以体味。
一、小农文化:一只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曾经将价值规律比作操纵市场经济活动的“看不见的手”。在城中村市民化进程中,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人们的认识,这就是积习难返的小农文化及其心理定势。由于城中村农民的市民化改造,是在小农社会文化遗产颇为丰富的文化土壤中进行的,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必然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复制”性的作用。
其一,传统的人际关系结构迟迟未能被打破。在城市化过程中,为降低补偿成本,也为了避免处理与城中村相关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城市要么在征地中有意避开城中村,要么在城市扩张时,偏重于占用城郊农村土地资源,而不将村镇人口、村镇社区纳入城市管理序列,“只占地,不管人”,因此城中村的外部形态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原农村居住区域(包括土地、房屋等要素)、人员和社会关系等都被就地保留下来,没有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藏在一栋栋临街高楼大厦的背面,或被支路所包围的村落却俨然“世外桃源”一般,笼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的梦幻。村落框架的继续存在使得城中村农民得以继续保持一种传统生活氛围,即延续了中国的传统农民一般都长期处于“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于斯”的情境,发展“弱关系”的需要极其薄弱,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形成、利用“弱关系”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自觉意识与文化氛围。1村落社区中,长期以来的“聚村而居”,村落自然成为人们生存与生活难以割舍的“领地”,与“领地”相关的一系列惯习既内化于人们深层的意识观念之中,又外化于人们的具体行动与实践之中,形成与村落地域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生存策略”。结果,“城中村”虽身居闹市,但“这里就像是镶嵌在都市的汪洋大海里的一个个孤岛,大海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而孤岛中是一个熟人社会”。2村民的地缘、地缘关系维系着他们浓厚的宗族意识。尽管城中村涌入远远超出原有居民数量的城市暂住人口,对城中村的农民而言,他们的人际交往并没有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迅速和巨大的变化而发生太大的改变,如同在原村落生活中一样,城中村农民便循着惯性,继续维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圈子,并保持原有的人际交往模式。交往和联系的是原有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员,包括亲属、邻居等,与之联系的仍囿于以“己”为中心的范围。从这些成员身上,他们获取日常生活的支持、经济帮助以及情感慰藉,并藉此构建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
其二,自发性组织严重虚置。目前,大多数的城中村组织体系,主要是村党组织、村委会、村企业公司为主组成,外加一些群众组织。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是一种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为主体,以村企业公司为实体的混合形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党、政、企高度合一,村两委对村民实行统包统揽的全方位全能化管理,承担全村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社会职能。少量的群众组织往往徒有其表,很少能够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参与到实际的管理生活。
城中村的全方位全能化管理现象与小农文化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呢?当中的答案并不深奥。小农分散性的特点和弱者的社会地位,迫切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量,正像单个的马铃薯需要用袋子装,单个的葡萄需要串起来一样。这种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量在封建社会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皇权,是超越每个个体之上的官僚政府权力。3这种威权制度体系的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对国家的全面服从以及内向性的家族制度。因此他们对跨血缘亲族性的外群体合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不甚知之,或知之甚少,也从来没有形成过跨血缘、跨地域的自发性自助社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陌生的现代文明,城中村农民因为组织化程度低下、合作意识缺乏、自治能力弱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规模的组织化生产活动。因此,村级政府成为人们寄以希望的资源支撑主体,并与村民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