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骄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骄傲

家乡骄傲   王振乾出生于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镇上高士村,是我们这里最早离开家乡、登上东北最高学府者之一,也是最早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人之一。他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先后荣获民主联军英雄奖章、民主联军毛泽东奖章、解放战争东北奖章、解放西南和解放华北纪念奖章。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共和国少将军衔。1965年被任命为第三机械部副部长。   王振乾非常关心家乡建设,曾多次回乡看望,就在去年春节后,他还为我们上高士村的村史《家乡史话》寄来了“情系故乡”的亲笔题词,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正当我们准备为他写一篇关于家乡党史人物的文章时,却突然听到老人于今年春节在京逝世的噩耗。我们的心情无比悲痛,赶写了这篇悼念文章,以志纪念。      战争年代 戎马征尘      王振乾生于1914年9月1日,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共党员,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科科长、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委员兼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50军政治部主任、第53军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公安部政治部主任、第44军副政委、第55军政委、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政委、第三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北京航空学院党委书记、第六研究院党委第一书记等职。   王振乾少年时代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初中毕业后,他从沈阳考入北平汇文中学。在汇文中学学习期间,他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北大学边政系,不久成为东北大学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负责“东北大学抗日救亡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一二?九”运动期间,他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东北大学学生请愿团南下请愿,沿途宣传、发动民众抗日救国,反对投降。   在长期复杂的学运和兵运斗争中,王振乾积累了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1936年“西安事变”前,他奉党的指示,借陪同燕京大学著名教授顾颉钢给张学良讲学之机,向张学良面陈东北大学广大师生抗月救国的强烈愿望。“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前往西安做东北军的统战工作,并在东北军中组建了抗日救亡先锋队第二支队,任政治指导员(少校)。后又奉命赴东北军第57军组建中共地下党工委,任中共东北军第57军工委委员等职。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他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巧妙周旋,紧紧依靠和团结东北军的进步力量,在上层军官中开展统战工作,为促成东北军起义作出了重要的责献。   1948年东北解放前后,王振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对长春起义部队(原国民党60军)的改造工作。通过组织整编、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有的放矢地对官兵开展思想改造、做好上层军官的疏导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仅一年多时间,就将这支旧军队彻底改造成新型的人民军队。   1952年至1961年,王振乾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政治委员期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对长沙起义部队(原国民党21兵团)军官进行团结、教育、改造工作,成果卓著,受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肯定。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王振乾参加过扬州、苏北、滨海战役,参加并指挥滨海支队创建莒、日、诸、胶边根据地的斗争;参加过四战四平、围困长春、三下江南、辽沈战役以及鄂西、广西剿匪等重大战役,为全国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和平时期 沥血国防      建国后,王振乾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几乎每个春节他都和战士们在一起。他曾到具有优良传统的“红一团”下连队当兵,和战士同生活同训练,促膝谈心,亲自为连队讲党史,作士兵的入党介绍人,推动部队的基层建设。1961年,王振乾调到北京筹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他率领工作组对从部队和航空工业系统划人的十几个单位逐个进行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为六院的组建和各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及专业设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六院成立以后,他积极推进机关和研究所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立。他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蒙冤的同志“摘帽子,解疙瘩”,号召他们轻装上阵,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在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期间,王振乾先后分管政治和院校工作以及陕、甘、豫地区航空企事业单位。他深人群众、调查研究,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航空院校工作的开展以及培养人才倾注了全部精力。粉碎“四人帮”后,他任国防工业检查团华东分团团长,长期蹲点整顿企业,在当地省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使一批工厂和研究所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科研、生产和工作秩序。在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顾问期间,他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副主席和航空工业部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对航空工业及国防科技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