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工艺独特审美观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民俗工艺独特审美观研究.docx

端午民俗工艺独特审美观研究摘要:五月初五端午节,除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饮雄黄等习俗外,一些地方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端午习俗。山西晋北地区尤其是大同、朔州一带的,在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门窗粘贴五色纸符及剪纸公鸡,人人系五色线、佩五谷香包。这些传统民间工艺品图案新颖、色彩绚丽、工艺精巧。其中的五色纸符,就是古人智慧地将一些简单几何图形进行抽象化来表现动物神兽,并寄予美好期望与寓意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这些端午习俗下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地区人们的民间色彩五色审美观,以及五行学说之“五色”崇拜。对此,以美学视觉,从大同端午民俗的形象符号、色彩学、工艺审美等方面予以深入探讨。 关键词:五色纸符;五色线;五谷香包;剪纸公鸡;民间工艺 一、引言 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作为其传统节日,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这在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根据有关史籍记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端午祭”的习俗。不过,现在国内的商家以及青少年,对圣诞节、万圣节等国外节日倒是隆重相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则远远不够。当下很多人所看重的是传统节日能休假几天,并非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本身所衍生的民俗工艺,更是需要发扬与传承的。因此,本文将从山西大同传承至今的端午民间习俗说起,从文化、审美等多方面阐释端午民俗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由于“五”字与“午”相同,端午又名“端五”。每到端午节,大同地区比其他地区都显得隆重一些,街市上除卖粽子、凉糕等吃食外,小摊还摆满了五色线、五色符条(五色腊光纸)、五色符块(用五色纸编织的虎、青蛙)、剪纸公鸡,以及各式荷包、香囊等,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此外,成把的艾草、地椒、苦豆也到处可见。节日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家门、院门上悬挂艾草、剪纸公鸡等,以此避邪。同时,家家户户还煎煮艾草水来沐浴,以避毒虫。并且各家制作凉糕、粽子,用于亲友邻里相互馈赠。中国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中国古代五色分别是青、赤、白、黑、黄。这5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分别代表木、火、金、水、土。同时,也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1],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周记#8226;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赤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2]。这可谓是中国“五色”之源。在传统文化中,五色(青赤白黑黄)与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等都息息相关。山西大同地区人们在端午节形成了系五色线、佩五谷香包;贴五色纸符、剪纸公鸡(见图1)等习俗,形成了自己的端午五色审美观。图1五色纸符剪纸公鸡门贴①下面,笔者将这祖辈留下的独特端“五”民俗文化,具体以传统民间工艺品——五色纸符、五色线、五谷香包、剪纸公鸡等来一一阐述。 二、五色线 东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通义#8226;辨惑》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3]。这一习俗在山西大同仍在延续,大同当地在端午节仍会用五色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以避邪,称其“花线绳”。根据史上记载,也有称之为“续命缕”、“长命缕”、“朱索”、“百索”、“花花绳”的。端阳节这天,人们用红或绿与蓝黄白黑组合,或者用粉红绿白与兰或紫组合而成的五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于儿童手腕、脚腕与脖子上。有的县城未满7岁的小孩腰上,也系五色线。当地人们认为五色线像蛇,带着它,可以让蛇不咬。这是出于古时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形下,人们祈求健康平安的一种民间崇神。中国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中国古代五色分别是青、白、红、黑、黄。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早前的端午花线绳,人们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五色,即青、赤、白、黑、黄组合而成。现如今,虽然花线绳仍是五色,但是已经不再限定为哪几种颜色了,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搭配。“青”,在表义上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状态。“青”大概可以表示5种颜色:蓝、绿、紫、白、黑。“青”在古代表蓝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也可表达绿色,如“两岸青山相对出”。青色也可代表黑色,“青鬓”指乌黑的头发。“青”还可指白色,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可见,“青”这一色彩,在古籍文字中很难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而在如今的色彩学上,“青”按照光谱的颜色顺序——赤橙黄绿青蓝紫,“青”应该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即发蓝的绿色或发绿的蓝色。由于五色绳中的青色有多种文学上与色彩学上的渊源,因此演变为今日的五色绳,无论是从色彩搭配上还是从文化语义上来说,五色绳所用的五色都在变化之中,有红黄白绿蓝、红黄白绿紫、红黄白绿粉、红黄绿白黑等多种色彩搭配。五色绳从最初代表中国古人方位色彩之文化寓意,已经转变为现今的色彩视觉美感之呈现。如今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