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的人物形象比较.doc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的人物形象比较
笔者认为,张扬《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至今仍在藏族和蒙古族民间传唱的活形态史诗是应该的、必要的,但须以夯实其为世界史诗经典作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进一步从情节、人物、艺术三个维度做好“《格萨尔王传》是东方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篇大文章,并试着写过一篇论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之平行研究和历史类型学对《格萨尔王传》与《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情节进行异同比较,既注意析出其蕴涵的不同地域文化因素,更撮其荧荧大端,肯定它们均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同时,还特别具有历史实在性、神话传奇性和百科全书性,是一幅辽阔雄伟的社会全景画图,从而确证《格萨尔王传》在故事情节的选择、概括、提炼上与荷马史诗一样经典,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1]
本文拟对《格萨尔王传》与荷马史诗的人物性格塑造作一次规模和面积稍大的比较研究,选出几对主要的有代表性、可比性的英雄人物形象作对比观,而后略作概括。
方法还是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历史类型学研究,即在按“平行研究”操作时,注重历史观点的运用。不过,既是人物分析,窃以为应多作“深层性格”考量。现代心理学把性格界定为以行为为基础的追求体系,意味着其对性格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并把性格看成是一个动力系统,看成是一个以某种力(能) 为内在机制的动态过程。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中认为这样的性格界定超越了表层行为的罗列,而触及行为背后的动机、行为背后的追求,即行为背后的原动力,他称之为“深层性格”。
进而,他又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要求概括为合自然目的的形而下的欲求与合文化目的的形而上的欲求,还将形而上的欲求与形而下的欲求与中国古代的“道”、“器”观念相沟通、相链接,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的欲求,就是精神方面的欲求,文化方面的欲求,灵的方面的欲求。“深层性格”说熔哲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学为一炉,倚重它有助于我们挖掘和揭示史诗英雄人物性格之深层矛盾内容,彰显其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本文的主体是《格萨尔王传》与荷马史诗英雄形象性格的比较分析,首先比较分析《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格萨尔和荷马史诗(含《伊里亚特》、《奥德赛》) 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的形象、性格,其后紧接着依次比较分析中西两大史诗英雄群像中几对光彩夺目的形象,即贾察协尕与赫克托尔、绒察查根与涅斯托尔、珠牡与佩涅洛佩的形象性格。
一、比较视角中的格萨尔王和阿喀琉斯、奥德修斯形象性格
特洛亚战争导火线点燃之际,阿喀琉斯的母亲就向他转告了占卜大师的预言: 命运注定战争要吞食其生命,他必须在两种结局中作出抉择: 要么默默无闻而长寿,要么在战争中博得荣誉而牺牲。阿喀琉斯毅然决然选择了跨海远征。阿喀琉斯在战争的前九年先后从海上抢夺了十几座城市,还从陆上攻拔了十一座城池,赢得了荣誉,当然也赢得了大量财富。战争进入决胜局的第十个年头,统帅阿加门农抢占了阿喀琉斯的女俘、“床位”布里赛伊斯,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赫克托尔反守为攻,经几场鏖战,把希腊联军赶到爱琴海边。局势岌岌可危,阿喀琉斯居然不动声色地站在自己的战船艄头,观看那场艰苦的厮杀和悲惨的后退。即使阿加门农承认错误,请求和解,他似乎仍然无动于衷。实际上,他对战局很关注,对联军布防设置的壁垒、在壕沟上木桩子等情况都了如指掌。一些重要的将领带着箭逃回营船时,他马上派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去询问战况,又允许好友借用自己的车、马、甲、胄带兵去解围,还鼓动士兵到战场去赢得光荣。他坐山观虎斗,是冲着阿加门农“竟敢抢夺希腊国最高尚的英雄们的战利品”,傲慢至极、欺人太甚,不能容忍! 阿喀琉斯不是不关心古希腊国的生死存亡,而是对阿加门农的满腔怒火还在燃烧,他正憋着一肚子气等待阿加门农一败涂地。这样的事态发展是他不愿看到的,又是他需要看到的。只有这样,阿加门农才不得不跪到他膝下求情、讲和,恭恭敬敬地尊崇他阿喀琉斯是最伟大的英雄,以此夺回尊严和荣誉。
对阿喀琉斯来说,布里赛伊斯是其战功赫赫的象征、英雄的象征和荣誉的象征。冲冠一怒为布里赛伊斯,鞭辟入里地挑明: 阿喀琉斯固然是为获得英雄的称号而战,为荣誉而战,但其追求的荣誉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常常与“战利品”联系在一起,用财富来量化的,谁———哪怕是统帅阿加门农夺走了他的战利品,他都要放下枪杆子走人,完全不顾全大局,眼睁睁地看着希腊联军吃败仗。
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给阿喀琉斯及时地上了一课。他悔恨交加,悲愤若狂,与阿加门农顿消前怨,重归于好,共同对敌。复出战场的阿喀琉斯把对好友对部族的至爱变成对敌人的疯狂的恨,横扫持长矛的特洛亚人如卷席,致使他们的尸体一度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河神制止,他就连河神一起扫荡,直逼特洛亚城,将赫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