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文化地图之我观
南京文化地图之我观
笔者不才,虽称是南京人,但从笔者家乘车到南京市中心也得花2个小时。怕您见笑,笔者也只能算是南京郊区的了。但对于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等还算是颇熟悉的。一来,学校有时会组织观光;二来,和亲朋好友会出门逛逛;三来,自己长大,也有了独立的思想与行为能力,便也会借着探寻历史的热情,做一个独行者,于千年踪迹间忆古惜今去了。
南京,是六朝古都,民国首都,金陵宝地,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现代时尚的大都市。笔者我思索再三,现挑出几处我认为能展现南京文化内涵的地方以供读者参考。他们是夫子庙,秦淮河,明孝陵,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12休闲街区。
秦淮河
朱自清先生和俞平伯先生曾于1923年的8月的一个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乘着“七板子”(一种小船)同游秦淮。并且各做了一篇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名的文章。朱先生是重游了,俞先生乃是初泛。在朱先生眼中,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漾漾的柔波恬静委婉,虽河里灯月交辉,画舫纵横,笛韵悠扬,胡琴咿呀,但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的冷冷的绿着,任你人影幢幢,歌声扰扰。然朱先生终是受了道德律的压迫了,拒绝了好几次歌舫的请求,虽然同情尊重那些可怜的歌妓,心中明了卖歌与卖淫不同,听歌与狎妓不同,但仍被顾虑所牵绊了。说实话,倘若把朱自清先生与俞平伯兄的同写秦淮的文章相比较,我更喜欢朱自清先生的这篇。他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笔触细致,淡雅朴素,情感真挚而又深沉。读者倘若来南京,也可学着朱先生与俞先生的雅致,夜游秦淮了。那时,你定能依然见着那依人素月,若有歌女前来请求点曲,且不要推辞了罢。
必须承认,历史是秦淮河的养料,没有历史的秦淮河将失去一切意义。
相传,楚威王东巡,见金陵王气,便凿山引河,后人误以为此水乃秦时所开,便称其为秦淮。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的文化渊源之地,是南京的母亲河。沿河两岸,从六朝起,就是望族的聚居之区,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素有六朝金粉之誉。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物是人非,国家兴衰。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写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两句貌似批评商女,实则指责寻欢作乐的客人。到了宋代,又逐渐复苏为江南的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最为鼎盛。金粉楼台,鳞次栉比,华灯映水,画舫凌波。“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曾在《桃花扇》中描绘过秦淮河畔的繁华风光。但到了近代,战火纷飞,河水日渐污浊。1985年后,市政府又对其进行修复,秦淮河才得以重现风光。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描写了13个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面前,激发了狭义血性,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的故事。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秦淮八艳的事迹。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等八人,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并且在诗词绘画上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谁说秦淮女子是红颜祸水?她们明明在千古历史中书写着内外兼修的美丽……
记起我最近一次去秦淮河,本想坐在河畔的长椅上静观河水远去,谁知跑来一个服务生问我点点儿什么,见我不语,便要我去别处坐坐,下了逐客令,想来,孟非主持的《南京零距离》还报道过这种令人厌倦的商业行为。小插曲罢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嘛,秦淮河也是要跟着这潮流走的,我并不在意。
六朝金粉,水洗凝脂的奢华,南宋隅安,晚明落魄的萧瑟,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一段段醉生梦死,与文人政客相互交缠的一腔腔辛酸与无奈,至今已变得遥远,曾经的十里秦淮唯一不变的,大抵就是这喧嚣吧。如今你看,各地的游人,各色的景象,各样的声音。一水秦淮,仍然承载着千古悠悠的梦幻……
夫子庙
夫子庙是以秦淮河为泮池的。夫子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孔老夫子嘛,所以称为夫子庙。夫子庙始建于宋,其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我还曾和一位法国老爷爷以此照壁为背景合了一张影。如今的夫子庙建了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复建了东市场和西市场。这里供应着风味小吃和传统食品,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都会有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凡。夫子庙既有以大成殿为主体的明清风格,又有庙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筑群。
刘禹锡写过一首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的朱雀桥已不存在了,那个是后建的,但乌衣巷却依然保留了下来。乌衣巷在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三国时期,吴兵曾在此扎营,因吴兵都穿乌衣,所以后人称之为乌衣巷。六朝时,他成为东晋名相王导和谢安的宅院所在地。这也才有了刘禹锡后来的感慨。
如今,每天基本上会有十多万人来夫子庙观光,购物,旅游旺季可达三十万人。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