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2012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实验中学2012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中学2012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一) (二) 得 分 一、基础与延伸(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狡黠(xié) 拐弯抹角(mò) 脑髓(suí) 鳞次栉比(zhì) B.瞋视(chēn) 硕果累累(lěi) 襁褓(qiáng) 怏怏不乐(yàng) C.祈祷(qí) 面面相觑(qù) 默契(qì) 风雪载途(zài) D.造诣(zhǐ) 浑身解数(jiè) 寒颤(chàn) 睡眼惺忪(sōng)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序号 例 词 A 锐不可挡 踉跄 正经危坐 荇藻 B 锋芒必露 羸弱 一杯黄土 喑哑 C 怒不可遏 狼籍 妇儒皆知 归咎 D 德高望重 尴尬 吹毛求疵 讪笑 3.古诗文默写(12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出师表》中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鱼我所欲也》写“不受嗟来之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按要求回答问题。(分) 请根据你的感受为这位善良的老人拟写一段颁奖辞:(50字以内,2分)                                     5. 名著阅读。(4分) (1)《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   位.他们是      、      、      。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   代作家       在小说《      》第一回中所作的自我评价。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分)(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的理解。(分) 【甲】【乙】。解释加点的词(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俟其欣悦于是遂就书吾徒相教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文中第三段划线句是怎样论证论点的?(2分).本文主要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分).开头引用莎士比亚的故事,有怎样的作用?(2分).根据你的平时积累,请你给文章再加一个论据?(2分)张弛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 瘠(  )土   涟漪(  )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A”、“B”两处。 ?? A处:_______   B处:_______第⑤段。(分)⑥段划线处写出符合语境的一句话。(2分) 23.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以珍惜青春每一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