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体应率先维护语文的纯洁性
媒体应率先维护语文的纯洁性-中学语文论文
媒体应率先维护语文的纯洁性
郑逸农
“语文”一词,由以前的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演变而来,包括口头语言之“语”和书面语言之“文”。因此,语文姓“语”,“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①但是最近十几年,语文学科的纯洁性受到了诸多损害,“泛语文课”、“非语文课”流行乃至泛滥。有人评价这些课是“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但是,这些“泛语文课”、“非语文课”,不只出现在日常的课堂上,还出现在一些知名的媒体上。
《人民教育》2013年第20期就刊登了一篇很独特的文章《课堂里响起独立思考的声音——我这样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作者刘老师怎样教“铁球着地”的呢?现场试验!他在“检查预习、了解学情”和“细读文本、理清脉络”两个环节之后,对文中主人公伽利略就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两个铁球从高处落下来,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进行否定后提出的新观点“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跟铁球轻重没有关系”,来了个再否定,利用第二节语文课的整节课时间,对伽利略的观点进行了“大胆质疑、反复试验”:先让全班学生把桌子上的铅笔、三角板、语文书、笔记本,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噼里啪啦做起试验;之后又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教师自己则爬到教学楼二楼,把预先准备好的两个矿泉水瓶(一个未启封,一个空瓶)同时往下坠,结果“惊心动魄、奇迹再现”,未启封的有水的瓶子先着地,空瓶子后着地。教师自己反复做了两次,两个学生又上去先后做了两次。最后回到教室,让学生“学会思考、超越自我”——“不是道听途说,就对权威结论不假思索地笼统接受。”
笔者读后非常惊讶:这到底是在上语文课还是在上科学课?但更让笔者惊讶的是:作为一家国内主流教育媒体,竟然会刊登这样的“语文课”,并且还郑重其事地加上题为“学生的思考力从何而来”的“编者按”,褒奖说“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带着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就这样走上了一条奇妙的探索之旅”。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一年前的另一件事。2012年2月8日,国内知名媒体《中国青年报》在第9版“冰点”栏目刊发了一篇专题报道的文章《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文章第一段竟是这样的“特写镜头”:“从高中老师史金霞的课堂外走过,总能有些不一样的发现:正在上课的教室里会传出咿咿呀呀的黄梅戏,抑或是左小祖咒的歌曲《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会跟着老师一起哼唱蔡依林的情歌,他们甚至会大声地争论:早恋是个伪命题,爱情不应该有年龄限制……”文章第二段紧接着说:“可以谈古论今,甚至谈情说爱——苏州星海实验中学这名语文老师,把自己的语文课定义为为教育正名,为语文松绑。”
这两个“媒体事件”,一先一后,一报一刊,够典型,也够极端。如果说,后者的专题报道《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是让语文课走上了“泛人文”的大道,走上了“很好玩”的“松绑”之旅;那么前者的课例《我这样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则让语文课走得更远了,走上了“泛科学”的大道,走上了“奇妙的探索之旅”。
这让笔者想起一个故事:在某个学校,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教室走廊经过的时候,听到他下节课要上课的教室里传出的讲课声很像他接下来上课要讲的东西,出于好奇,他驻足谛听,发现原来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下课后,这位思想政治课教师来到语文学科教研组,向这名语文教师提出严正抗议:“你把我下节课要讲的思想政治课的话都讲掉了,那我还讲什么?你把我的饭碗都抢了!”现在,这位“这样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师,如果爬上教学楼用两个矿泉水瓶做“着地”试验的时候,被本校科学学科的教师遇上了,是不是也会遭到同样的抗议?
语文课要做的事是什么?当然是语言运用本领的学习。叶圣陶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②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作出了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③因此,在语文这门课里,要学到语言运用的本领,就要先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④,继而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⑤。
由此,一个善于思考和辨别的语文教师,就会懂得《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文本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字和词,正确认写“违、妄、执”等十二个字,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等十三个词。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本文作为表现一个人不迷信权威、执着探究真理的选文类型的言语运用范例。这个范例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⑥。而这两个写法上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遗体表面防腐操作擦拭涂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操作废液收集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unit1Financialsystem金融英语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刘璇 张永良).ppt
- 教学楼、教学楼水电施工组织计划.docx VIP
- 41水平五 篮球单元18课时计划-《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说课稿.docx VIP
- 遗体防腐操作废液排放的监测及控制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我的梦中国梦——共筑中国梦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