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换热器

第六章 换热器 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基本结构和标准系列。 重点: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及校核计算 换热器分类 加热器 按用途分: 冷却器 冷凝器 再沸器 套管换热器特点 * 流体流速较高,所以传热系数K大; * 两流体可完全逆流操作,∴ 平均温差Δtm较高; * 可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 * 但单位传热面积较小,结构不紧凑。 水箱式冷却器特点 *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铸铁管耐腐蚀,耐高压。 * 但由于水箱的体积比蛇管的体积大得多,水处于自然对流状态,所以管外流体的给热系数α非常小,使得总传热系数K也较小。如果水箱内增加搅拌器可使K增大。 管 束 管径:应尽可能使流速高。目前标准系列有两种规格,φ25×2.5mm,φ19×2mm。 管长:以清洗方便及节约管材为原则。长管不易清洗。标准系列为1.5m,2m,3m,6m。管长与壳径应相适应,L/D = 4~6。 管心距:管心距小可提高管板利用率,设备紧凑,可使壳程流速增加,有利于传热。但管心距过小会降低管板的机械强度。管心距的大小与管子和管板的连接方式有关。 折流板的作用 * 使流体横过管束,增加流速和湍动程度,使αo↑; * 对管束起支撑作用,防止管束因自重而弯曲,减少震动。 流体流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 不清洁的、易结垢的流体走管程,因为管程流速易于调节,管内易清洗。 ② 腐蚀性流体走管程,以免壳体与管子同时受腐蚀。 ③ 有毒、易燃的流体走管程,减少泄漏。 ④ 高压流体走管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⑤ 饱和蒸汽走壳程,便于及时将凝液、不凝气排除。 ⑥ 粘度大,流量大的流体走壳程。或粘度不太大,流量较小的流体走壳程,因为有折流板,低Re值时也可达到湍流。 螺旋板换热器的优点 (1)总传热系数大:螺旋流动,湍动程度增加; (2)不易结垢:由于流速大,污垢不易沉积,冲刷力大,不易结垢; (3)能利用低温热源:由于流道长,且两流体完全逆流,所以可允许的最小温差很低。 ; (4)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为列管换热器的3倍。 螺旋板换热器的缺点 (1)操作压力和温度不宜太高:受板厚的限制。 (2)不易检修:因为整个换热器为钢板卷制而成,一旦发生泄漏,修理内部很困难。 板式换热器 优点:* 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总传热系数高; * 可根据需要增减板数,调节传热面积,使用灵活; * 检修和清洗较方便。 缺点:* 处理量较小; * 操作压力较低,因受垫片的限制,不耐高温。 板翅式换热器的优点 (1)传热效率高:因为翅片促进了湍动,同时冷热流体不仅靠平隔板换热,还可以通过翅片换热,所以总传热系数高。 (2)结构紧凑: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板翅式——4300m2/m3;管壳式——160 m2/m3 。 (3)轻巧牢固:因为结构紧凑,又通常用铝合金制造,所以重量轻。翅片除起传热作用外,还起支撑作用,所以强度大。 (4)适应性强:可用于气—气、气—液、液—液换热器。也可作冷凝或蒸发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缺点 (1)流道小,易堵塞。一旦结垢,很难清洗和检修。所以处理的物料要比较清洁。 (2)因为隔板和翅片都是用铝合金制成的,所以介质不能对铝发生腐蚀。 * * 换热器分类 间壁式 按传热原理和换热方式分: 直接混合式 蓄热式 混合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主要用于气体的冷却或冷凝,传热效果好。但必须允许冷热流体互相混合,例如:水蒸气的冷凝,可以与冷却水相接触而被冷凝。 蓄热式换热器:内有耐火砖,热流体流过积蓄热量,冷流体流过释放热量。 [例6—1] 某炼厂拟用减压一中段回流油加热原油,试选用适宜的管壳式换热器。 已知:原油:m2 = 175t/h,t1 = 151℃,t2 = 190℃, 170℃时,ρ2 = 810kg/m3, Cp2 = 2.48kJ/(kg.℃),λ2 = 0.12W/(m.℃), μ2 = 4.4mPa.s 减一中:m1 = 64.6t/h,T1 = 295℃, 245℃时,ρ1 = 760kg/m3, Cp1 = 2.75kJ/(kg.℃),λ1 = 0.114W/(m.℃),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