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滁州学院教务处
地方高水平大学1
二、建设目标 4
三、项目建设方案 7
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 7
项目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10
项目三: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15
项目四:应用型科学研究 19
项目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 23
项目六、体制机制创新 25
四、建设进度安排 28
五、预期成果与示范推广 31
六、保障措施 32
七、经费预算 34
附件一:重点建设的六个专业实施方案 35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35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 41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50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57
(五)财务管理专业 66
(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72
附件二: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80
(一)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80
(二)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82
(三)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 84
(四)盐化工产业研究院 86
(五)装备制造研究院 88
(六)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 90
一、项目建设基础
升本以来,学校审时度势、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实现了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型。2013年,学校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
(一)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
学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出发,走转型发展之路。先后开展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滁州学院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滁州学院”等4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逐步明晰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办学思路,确立了办学定位。2008年,明确提出“应用型”办学定位。2009年,提出“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2011年,开展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
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与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46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6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共有26个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数61.8%,特色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初步显现。学校认定“双能型”教师215人,占教师总数的30%;152名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加大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比例,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27.1%,理工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29.5%。现有国家、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二)主动融入滁州,彰显“地方性”服务面向
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求共赢。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6个应用型专业群。近五年,学校培养输送了近18000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面向与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吻合度较高,在安徽省内就业的占55.4%,在滁州就业的占21.2%;在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滁州支柱产业领域内供职较多。
学校注重加强和地方的联系与合作。加入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工业大学的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共建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等科技平台,三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近五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186项,产学研到账经费1382万元。滁菊研究获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立项。与安徽金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乙基麦芽酚工艺改进技术”项目,为企业年均创经济效益2351.8万元;与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的“PVC超分子插层无毒热稳定剂”项目,为企业创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10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成果得到了转化,5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学校注重发掘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欧阳修研究”、“吴敬梓研究”、“明文化研究”,推进“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入选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团队;联合光明日报、安徽省文化厅、滁州市政府举办了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共1.2万余人次参加了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与服务,每年都受到省委、省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2025商用车发动机气缸体铸件技术条件.docx VIP
- 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2025 .pdf
- 第二节病虫害预测预报教学教材.ppt VIP
- 电梯新检规施工自检报告-曳引客货-2024.doc
- 2025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冬令营)理论试题与实验试题及参考答案精品.pdf VIP
- 苹果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策略.pptx
- 中药饮片智能调剂与煎煮关键技术研究课件.pdf VIP
- 局部解剖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