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所认识陈逸飞
我所认识陈逸飞
“要整体,要块面,要把握主次关系”,这是已故画家陈逸飞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认识陈逸飞是在1973年,那时我经隔壁弄堂的长笛演奏家徐仁爱女士介绍,拜上海京剧院邵隆海先生为师学习油画。邵隆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油画系,与陈逸飞同在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
我第一次听到陈逸飞的名字是因为油画《金训华》。这幅画的署名是油画雕塑创作室集体创作,我便问邵隆海,是不是你画的,他回答说不是,是陈逸飞画的。于是我请邵隆海带我去见陈逸飞,他同意了,并说只有他能随时进陈逸飞的画室,因为他与陈逸飞合用一间工作室。后来我才知道,当初领导邵洛羊先生为分配画室一事征求大家意见时,其他人早就自由组合配好了,只剩下陈逸飞和邵隆海没有落实。陈逸飞扭头看着邵隆海,叹了一口气,手轻轻搭在邵隆海的肩膀上说:“隆海,咱们一间吧。”
没多久,邵隆海借调到京剧院,工作室就归陈逸飞一个人独用了,包括邵隆海每月十五元的颜料费也都归陈逸飞了。我看着堆积如山的颜料和画布,真想伸手拿一支大管白色颜料,但邵隆海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提醒我说,别说少一支,就是挤过一点,陈逸飞也看得出来。后来我亲眼看到有的画家为了挤一点颜料而闹不愉快的事。现在我自己的颜料也堆积如山了,可最不适应的还是别的画家过来借颜料,似乎挤走的不是颜料,而是我创作的灵感。后来我听陈川(电影演员陈冲的哥哥)说,陈逸飞为人很大度,许多学生得到过他无偿提供的颜料和画布,他还帮助陈丹青从江西农村调到江苏落户,只收了一袋花生米;他还帮助某人弄到一把进口小提琴云云。
油画雕塑创作室就在今天长乐路新锦江的位置,当年是一个废弃的哥特式礼拜堂。开始时油画组和雕塑组都挤在大堂里,中间用布隔开。后来油画组嫌雕塑组灰尘多,太零乱,另外在南面建了五间小的工作室,每间约20平米,每间两个人,但创作大幅的作品还是要挤到礼拜堂里去。
那天邵隆海带我去时,陈逸飞正在礼拜堂里创作巨幅双联画《黄河颂》和《红旗颂》。而他和邵隆海合用的画室成了他的仓库和卧室,里面有个全副武装的人模???具,手里拿着冲锋枪,笔挺地站在墙角,边上堆着破旧的军衣和钢盔,桌子上还有其他的“武器弹药“,军队用的小号,旧的皮鞋等等,像是到了消防队里。邵隆海告诉我这些都是陈逸飞用来创作的道具,是从“好八连”借来的。门背后那张帆布床,是陈逸飞晚上睡觉用的。邵隆海让我把习作摊在帆布床上,等陈逸飞进来时请他看一看。
不一会,进来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戴副眼镜,很斯文,邵隆海说他就是陈逸飞,然后把我介绍给他。这时候他注意到了帆布床上我的习作,说:“你画的?蛮好!要整体,要块面,要把握主次关系。”
从此以后,不管邵隆海是否在油雕室,我都以找他为由去敲陈逸飞的门,有几次敲门进去都看见一位年轻女人,脸庞秀丽,举止端庄,在给陈逸飞摆姿势。后来邵隆海告诉我,她叫张芷,1967年毕业于上海美校,是陈逸飞的校友、模特,也是他太太。张芷后来跟陈逸飞一同赴美,育有一子,现在一人定居纽约……
1976年,陈逸飞与魏景山联手创作北京军事博物馆“解放南京”大订件,当时“解放南京”共画了两幅,第一幅画完以后陈逸飞觉得不满意,与魏景山商量再画一幅,于是拍了一张照片留下,画布就刮掉了。后来由邵隆海在京剧院将照片冲出来,多印了一张送给我,我如获至宝,保存至今。
“解放南京”大订件,作品完成后正式题名为《蒋家王朝的覆灭》。当时为创作这幅油画,陈逸飞和魏景山多次去南京收集素材,有许多细节我是亲眼看见的。比如,当时冲上南京总统府的是华野部队,这支部队是原国民党三十五军吴化文的起义部队。起义部队与老解放区的部队有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鞋子不同。老区部队穿的是村嫂做的布鞋,而起义部队穿的是高帮皮鞋。陈逸飞打算全部改用布鞋或草鞋。魏景山认为皮鞋更有表现力,也更符合历史。他还特地借来了一双很旧的翻毛高帮皮鞋,放在桌子上。后来画面上共出现五只“半”鞋子,三只是布鞋,两只是草鞋,“半只”(另半只隐在暗处)是皮鞋。又比如,当时从好八连陈列馆只借来了一套正宗的华野军服,那套军服的袖口处破损严重,不得不卷起袖子穿,但画面上共出现二十位不同姿势的军人,都是穿着这一套军服做的造型,都卷着袖子。陈逸飞觉得不行,于是凭想象画了一个不卷袖的。画了半天,退后看看,他自言自语说,像只假手。实际上,陈逸飞习惯画撩起袖管的人物,从《金训华》到《开路先锋》,甚至后面他的自画像《踱步》,都卷起袖管。又比如,为了显现1949年国民党总统府门楼上百孔千疮、弹痕累累的效果,陈逸飞找来一块破水泥板,藉以寻找石头的质感,他共画了四十几块缺陷不同的石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解放战争的惨烈。后来作品获得好评,破损的花岗岩富有质感,起了很大的作用。又比如,当时选好的是凌空俯视的角度,大面积的南京城区背景很零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