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教育--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教育--陈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及原因 未成年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等等。但是在重智轻德的人才观、文化产品审美错位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其道德行为更令人担忧。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道德缺失的例子屡见不鲜。可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道德缺失表现。 1、我们来看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告之: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等等。但是,我们的一些青少年是如何表现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琐碎事情上孩子们的表现:从少年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状况发现,相当多的孩子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仅少数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大多数孩子从没干过洗衣服、洗碗、洗菜等家务劳动。况且在餐桌上我们会时常看到孩子总是坐在上座,一家人围着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时地给他夹菜,他竟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他认为是理所当然,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缺乏责任感。 2、我们来看一下未成年人在学校中的表现。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会告诉学生:要遵守文明礼貌、相互尊重、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等道德原则,但是我们的青少年是如何表现的呢?据报载,一项调查中当问及学生“在考试中你的朋友请你帮忙时,你该怎么办?”回答这一问题时,有29.9%的学生选择“设法帮助自己的朋友”,事实上,部分学生不顾学校的三令五申“互相帮助、协同作战”;在问及学生作弊现象时,32.4%的学生认为很普遍,4. 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在调查中有46.1%的被访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学校当中学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让我们深思和担忧,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应值得我们去深思。 3、我们看一下未成年人在社会中的表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到了社会上就应相应地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就意味着对纪律、规章、法律、法规等社会公约的尊重和敬畏。有关法律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一些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而我们的一些未成年人却不顾法律的禁止去这些地方消费。这些场所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活动,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受到引诱而违法犯罪。调查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盗窃、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突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种种行为让我们感到震惊,引发我们的思考。原因何在?我们还是从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逐一探讨。 二、未成年人道德缺失原因。 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家长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方面还有不少的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些父母自身素质差, 行为不检点,对孩子放任自流。未成年人模仿性强,如果父母不给他们作表率,未成年人很有可能模仿父母的不良行为,比如撒谎、违反规章制度、喝酒、赌博等。 (2)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不闻不问。 (3)在许多家庭中对子女过分的溺爱、父母畸形的高消费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而且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学校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道德教育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比如我们讲“热爱祖国”,讲“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可什么是“热爱祖国”,什么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未成年人难以理解,他们无法把这种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些因素导致了孩子对老师的说教不感兴趣,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降低。 (2) 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偏重书本知识,轻视实践。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只是强制性地把一些道德理论灌输给学生,学校往往以分数论高低,客观上导致道德教育的缺失。 3.当今的社会信息爆炸,生活内容丰富,信仰多元化,观念超前,这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未成年人相互攀比,追求高消费,寻找刺激。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