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玛木”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玛木”
【摘要】“玛木”作为一种彝族文化教育模式,是教育世人、规范彝族社会行为的经典。作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行为模式,“玛木”把善与恶、“变化”与“循环”、“平等”与“关爱”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生进行构建,提出了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及人与人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
【关键词】彝族 玛木 教育人类学
“玛木”的文化寓意
“玛木”具有深厚的彝族文化含义。“玛木”的“玛”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为“教”或“教化、感化”的意思,主要表现在平时的生活和交往之中;第二层为“劝”和“导”,主要表现在彝族“玛木”谚语里面。如“不听父言冤走十道弯,不从母言枉走五道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劝导彝族子女要听从父母的话,如不听从父母的话就可能走许多弯路,在人生路上遇到许多挫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玛”有教化和劝导等两层意思。
“玛木”的“木”的表层意思是“做”的意思,引申意义是泛指人的“行为”和“言语”。因此,“玛木”指教化和感化人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劝解和纠正人的不良行为和言词。如:对人丧尽良心,就得不到人心。对人善用品行,待人举止大方。意思是人立足在社会上靠得是有良好的言行举止,言辞和行为要体贴。因此,我们经常所说的“玛木”是教化和教导人的言行举止,规范人行为的言语和行为的教育模式。
“玛木”的人生构建
个人行为要求。“玛木”提出了每个人的人生要求和品行。人的生活就是以年龄来推演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扮演着一种角色。如果一个人过好每一个阶段,那此人被人们所歌颂、赞扬,成为后人模仿的对象。其实,“玛木”对整个人生史的要求,是一个完美的表述。在彝族文化里,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用“匹义(有礼节)”①这个词来形容,待人说话要谦虚真实,不说大话,行为要得体,这是彝族文化对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如果一个被世人称颂为道德典范,就被称为“让伙(言行得体,懂礼节的人)”的称号,“让伙”是来评价在平时生活中待人要言语得体、懂礼节、行为大方、能言善道的人。彝人???要提到“让夸(英雄)”②的人,或被称为“让夸”③的人,人人对他都怀有崇敬之心。
群体行为规划。“玛木”对每个群体都做出了行为规范。同时,在不同的职业阶层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如兹、摩、毕、格、卓等各职业群体都做了具体的行为规范。如毕摩的总体行为规范和道德价值取向。在彝族社会里,毕摩享有极高的权利和荣誉。同时,社会对他们的社会职责和道德要求也很高。“玛木”经里说:“毕摩不择来约之人。”④不管路途多远,必须按来约人的先后顺序准时去主人家做仪式。在毕摩眼里,不管贫富,权利大小,人人都一律平等。毕摩要有善心,准时到主人家,认真完成仪式。“玛木”对毕摩的行为要求,不断学习,补充知识。
人与人的关系。首先,人与人之间要有互助观念。如“你的头发别人来剪,别人的头发你来剪。”其意思就是自己的事,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需要别人来帮忙,别人的事也需要你来帮助才能完成。强调出自己要勤于帮助别人,别人才能帮助你。如“善待朋友,朋友才来关爱你。”彝人思想体系里,结交朋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是衡量一个人的品格标准。彝族有句谚语:“我的儿子在社会上表现如何,就看他结交的朋友。”⑤
其次,子女与父母要各尽义务。子女不能忘记对父母的爱,父母之爱是伟大的,要经常去看望父母,关爱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如“爱就爱父母,永远不要忘了父母之爱,与父母在一起时要有关爱之心。”如果父母有了爱心,子孙会繁衍,人心就会得到幸福。彝族有句名言:“父亲欠儿子的债是为儿子娶媳妇盖房子;儿子欠父亲的债是父母终了要安葬,设灵牌。”这是彝族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真实表达。此外,父母要对子女有教育的职责,子女也听从父母教诲。如“父亲行为举止不好,儿子们的行为就不端正;父亲的话如铁钉,母亲的话如墨汁。”⑥父母要善于言传身教,子女要善于领会父母之心,这样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才能和谐相处。
总之,邻居、毕摩与主人、统治者与百姓、姻亲、兄弟姐妹、长辈与后辈等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社会行为关系准则。
“玛木”的哲学基础
善与恶。“善”的彝语对应词有“博(良、好)”、“扎(良、善、美)”。“博”和“扎”在彝语里有丰富的内涵,是彝族道德好的一面,是形容事物和行为之美。如有“博(好)”母亲,就有“扎(善美)”的女儿。意思是说母亲善良,教养出来的女儿就善良美丽,让人感觉到一种女性的“美”。在彝族社会里,女儿主要受母亲的教诲,儿子主要受父亲的教导,如“博(好)”父亲教育出来的儿子,心智要“扎(美)”,勇敢面对人生,善待别人。在人的言行举止上,要求人的心灵和行为要“美”。彝族谚语道:“心灵美的人,其言行举止能让人感到美。”因此,彝族“玛木”经里,“博”和“扎”是形容好的言行举止。
“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我国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对策.doc
-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制度保障.doc
-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策探讨.doc
- 提高政府采购支出经济效益分析.doc
- 提高收视率节目编排策略.doc
- 提高新形势下县市政府抓经济工作水平.doc
- 提高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水平.doc
- 提高期刊竞争力三个环节.doc
- 提高社会公正度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重要课题.doc
- 提高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质量尝试.doc
- 第六章 套装上衣立体裁剪(课件)-《成衣女装立体裁剪——基础篇》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pptx
- 第三章 服装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课件)- 《服装品质管理(第3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pptx
- 6.2插肩袖女大衣的制(课件)-《服装缝制工艺》同步教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ptx
- 1第一章 基础工艺_1(课件)- 《服装工艺(第3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pptx
- 5.1男西服(课件)-《服装缝制工艺》同步教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ptx
- 第一章 服装造型设计(课件)- 《服装款式设计(第2版)》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pptx
- 第五章 衬衫立体裁剪1(课件)-《成衣女装立体裁剪——基础篇》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pptx
- 1第一章 基础工艺_3(课件)-《服装工艺(第4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pptx
- 8插肩袖休闲女上衣 (课件)《成衣立体裁剪》(航空工业出版社).pptx
- 8第八章 西服缝制工艺_2(课件)-《服装工艺(第4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