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红色管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勇双全“红色管家”

智勇双全的“红色管家”   在江西省弋、德、横三县交界的磨盘山下,有这样一个地方,村庄错落有致。村后山林茂盛、苍松挺拔,中间有一大块畈田,一条小溪蜿蜒而过。这里就是德兴县万村乡大田村――张天松同志的家乡。翻过大田村的后山林,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方志敏的故乡。      虔诚的农运“追随者”      张天松。1909年7月出生,从小家境贫寒,家中共有兄妹7人,他排行老五,乳名五崽,父母期望家里有个“出头之日”,决心全家节衣缩食送他进私塾念书。他天资聪颖,所学诗文都能倒背如流,成绩名列前茅。由此,被小梅坞一个绅士盛贤生看中。这个绅士世居南昌,膝下无子,有意招张天松为义子。由于家中生活困苦,其父母无奈应允。1924年,张天松被盛贤生带到南昌读书,期间,受方志敏的引导与启发,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农运革命道路,积极帮助方志敏传递《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26年10月,他为革命理想毅然与盛贤生晚离了义父子关系。与方志敏、方远辉、邱灵通等同志一道回家乡宣传马列主义,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与豪绅地主作斗争,成为了德兴农协领导骨干。同年11月经祝炎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2月4日,祝炎在张天松家组织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中共德兴支部,张天松当选为支部委员。   土豪劣绅和反动派对张天松恨之入骨,但凡听说张天松来了,也十分畏惧,常常是闻风丧胆,落荒而逃。1927年,方志敏组织发动了震撼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张天松积极策应,拉开了磨角桥一带暴动的序幕。之后,他又与方远辉一道在万村一带从事创建苏区的秘密革命活动。并组织发动了大田、苏家等18个村子的农民暴动。捣毁了苏家大地主马洪元的反动巢穴,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并将他游行示众后处决。这次暴动成功后。德兴竖起了苏维埃的红旗。这有力地推动了德兴农运的发展,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基础。1932年初。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组织上任命张天松兼任省直机关赤卫队长,负责机关保卫工作。他带领省苏机关干部转战横峰葛源和德兴梅溪尚和一带。当赤卫队转到尚和???时,路遇敌军一个营镇守,张天松有意放风作出佯攻之势,并设计埋伏,引敌来袭。翌日,敌军果然中计,当晚向赤卫队驻地进攻,遭到赤卫队的猛烈还击,一举歼敌百余人,收缴枪支百余条。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指挥得当,此战告捷,张天松受到省委表扬,升任省赤卫军总指挥。      赣东北苏区的“建设能手”      1931年底,国民党对苏区实行残酷经济封锁,造成苏区原材料、食盐等物资奇缺,经济极其困难。方志敏对张天松说:“不能做好财政工作,就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要多想办法,广开财源,我们既要抓打土豪筹款的来源,更要抓好苏区的经济建设。”时任省苏执委兼经济粮食部部长的张天松遵照方志敏的指示,发行公债、银行股票、消费合作社股票,集中各方资金,不断壮大苏区经济实力。并率先对“白”区开放了商贸,在“赤”“白”交界的苏区边境村镇设立了19个对外贸易处,与“白”区商人开展商业贸易,进口苏区紧缺物资,出口苏区特产;在信江、乐安河上建立了4个船舶检查局。依法对过往商船征税,并与商船业主开展商业贸易。先后在弋阳、德兴、横峰、铅山等地办起了造纸、被服、纺织、织袜、印刷、铸锅、农具、制糖、硝盐等工厂,其中造纸厂就有13个。针对赣东北红军初创时“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的困难局面,张天松千方百计从屯溪、上海进口大批洋源兵工厂紧缺的钢管、铜丝、红硝等器材,确保了兵工厂的生产需要,造出了大量武器,为红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受到省苏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方志敏称张天松是“工业建设能手”,毛泽东称赣东北红色商贸“有很好的创造”,“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苏区财富的不断积累,为中央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赣东北苏区1931年上交中央黄金650两,1932年上交350两,1933年上交黄金2箱、白银48箱。      “吝啬”的经济部长      张天松在担任省苏经济粮食部部长期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是根据地有名的“红色管家”。张天松的办公桌只有三条半腿。一天方志敏到经济粮食部“探班”,看张天松在埋头工作,没有吱声打扰,转身要走,被张天松发觉,起身相迎,因用力过猛,办公桌被带着靠在墙上。方志敏喊来警卫员,要把自己的办公桌换给他,他死活不答应。让人到院内抱了几个砖块将半截桌腿垫得稳稳的,和方志敏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对家属,他的“吝啬”更是出了名。有一次,他的未婚妻陈冬玉前来探亲,在他的住房中看到放着10多捆竹布,有黄色的、白色的、兰色的,陈冬玉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心里一阵狂喜,因为眼看就要结婚了,总算能扯些布做几件新衣裳了。孰料未婚夫看出了她的心思,顿时板起了面孔,严肃地对她说:“不要摸,不要看,更不要胡思乱想。这些竹布是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