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殖民地时期印度法律文学书写
殖民地时期印度法律的文学书写
内容提要: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法律是英国法律与印度传统宗教法及地方习惯相冲突和妥协的产物。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原来如此》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法律移植过程中,印度教种姓社会内部出现的危机,农民和低等种姓在新土地法的规定下面临的生存压力。通过小说中对两代婆罗门地主形象的描写,泰戈尔运用“不可靠叙述”和颇具象征意义的场景描写,表示了对印度法律改革的忧虑与思索。
关键词:泰戈尔 《原来如此》 不可靠叙述 印度法 法律移植
法律文化是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法系是东方三大法系之一。印度法主要指印度教社会内部、种姓制度规定下的印度教法。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诏谕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法律文献。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完成的《摩奴法论》是婆罗门教法的集中代表。
在印度历史上,每当外来民???入侵,外来的法律文化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印度法律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教法教规的杂糅,近代又加入了以强势姿态进入的英国法律文化。所以,印度法律文化,尤其是殖民地时期印度的许多法律文本错综复杂。
英国人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观念。172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设立皇家法院,审理各类案件。后来,在司法实践中,英国人发现英国普通法的适用原则在家庭和财产继承等民法问题上困难重重。于是,皇家法院被取缔,改由英国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统管。在法律援引上,“它们所适用的主要是普通法,但在处理家庭和继承争议时,对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争讼适用伊斯兰法,对印度教徒之间的争讼适用印度教法,法官常常通过向这两个宗教中知名专家请教而了解这两种法律制度。”当时,传统宗教法(印度法和伊斯兰法)与普通法(英国法)在不同层面同时发挥作用。英国法适用于刑法领域,民法领域中涉及宗教的部分则主要由宗教法和地方惯例加以约束。它们共同构成了南亚次大陆错综复杂的法律景观。由于对印度传统法律文化的隔膜及语言障碍,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聘请本土宗教专家做顾问。本土宗教专家的存在表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法系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因此英国人着力培养了部分印度人担任法官。
泰戈尔本人曾学习法律。因此,他对这一行当是熟悉的。比平和佃农阿奇姆因土地纠纷酿成刑事案件,使得这篇小说在法律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特殊意义。英国殖民者在运用普通法过程中,与印度传统宗教法和地方法之间发生冲突,作品涉及土地法和身份法的法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通过作家的艺术手法,呈现出复杂微妙的态势,表达了作家对印度法律改革的矛盾心态。
《原来如此》描写的是一个诉讼故事。青年地主比平学成归乡,雄心勃勃地按照计划展开行动。他一点点收回那些不收租税和只收少量租税的土地,却遭到穆斯林佃户阿奇姆的拒绝。阿奇姆在集市上差点刺伤比平。后者向法院起诉,阿奇姆面临牢狱之灾。比平的父亲克里希纳戈帕尔赶来制止。他告诉儿子阿奇姆是自己的私生子,比平大吃一惊。由于负责案子的副县长是比平的朋友,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人们对克里希纳戈帕尔议论纷纷。
比平要收回自己的土地,怎么会引起阿奇姆这么大的愤怒?比平行使的不是自己的正当权利吗?他遇到的抗拒不是个别的,阿奇姆的恼羞成怒是集体阻力的宣泄。许多佃户都对比平的做法感到不满,有人甚至跑到隐居的克里希纳戈帕尔面前哭诉。他同意佃户们的意见,写信对儿子的行为加以制止。但是,“比平在回信中却说,从前那样宽容,勉强说得过去,因为那时还有各种其他收入。地主和佃户之间有来有往――你少收点租,他就多送点礼。现在不行了。按照新法令,除了合法的租金,其他的收入都被禁止。如果连这一点点租金都不要,那地主还有什么足以值得骄傲的呢?现在,我们还不紧紧盯住合法收入,那我们还有什么呢?如今佃户不额外给我们送礼,那我们为啥要额外给他们恩赐呢?现在我们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经济关系。倘若仍像过去那样发善心,送人情,我们就会破产,就难以保住自己的家业,就会无力维护绅士的尊严。”单纯从字面看,我们甚至会赞同比平的想法;问题是,文字背后包含了殖民地时期土地法的变化。
在封建时代,土地权限既是经济问题,又属于法律范畴。有学者认为:“地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所谓地权的分割性,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割,对同一个人来说,没有完整的统一的地权。”准莫卧儿帝国时代,地权所有者是封建君主,而占有权属于农村公社,农民则享有实际的使用权。农民根据地方习惯缴纳赋税,收税人被称作柴明达尔。但是,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习惯,柴明达尔的身份也比较复杂。在孟加拉地区,柴明达尔的地位较高。有的柴明达尔在村社中拥有份地,可以免纳或少交赋税。
在封建时代,印度农业地租的形式主要是产品地租,“由一个从土地上生产出自己的工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建边境和谐警民关系意义现状及路径选择.doc
- 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求和谐校园.doc
-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新视角.doc
- 构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思考.doc
- 构建高职院校人才队伍稳定机制思考.doc
- 构建高校院系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实践.doc
- 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艺术性与现代性.doc
- 构筑中日共同历史记忆.doc
- 构筑有爱无碍新天堂.doc
- 构筑生命安全“防护网”.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