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声闻用生命长度诠释“女人”二字.docVIP

汪声闻用生命长度诠释“女人”二字.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声闻用生命长度诠释“女人”二字

汪声闻用生命的长度诠释“女人”二字   汪声闻,山东济南人,生于1920年。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高级护士专科学校,后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内科、重庆市卫生局等单位担任护士长。解放后,在重庆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医院(现中山医院)心外科任护士长,1990年从重庆市卫生局医政处退休。被称为重庆的提灯女神,重庆的南丁格尔。眼前这位90岁的汪闻声,我更愿意称她Lady(女人),而不是老太婆。无论她的举手还是投足之间,都透露出一股大家风范。跟她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她的记忆力相当好,她提及了很多个年代,也提及了很多个人,关于那些人的姓名她都能清晰记得。作为护士的她曾参与过无数救援。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会让你在见到她之前不断的间自己,为何她会有着这种魔力。她的经历,她的职业,她的美丽,她的性格等等都会像一个个谜一样不断地闪现在你的脑海里。你要做的,就是见到??个女人,并试图了解她。   汪声闻,职业,护士。一个用生命的长度诠释了什么叫做坚持的女人,重庆护士界的鼻祖,护士眼中的“恶鸡婆”。而关于她,我们知道得最多的是她参与了重庆大轰炸的救援活动。汪声闻笑言,自己老了反而还“红”了,近几年来,她曾接受过不少媒体的采访。作为一名老一辈的护士,她亲身经历了国家从民国走向共和国的历史巨变,往事亦如过眼云烟,但她对事业的爱,矢志不渝。      名媛时代      当我见到汪声闻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一副金丝眼镜,白皙的脸庞上一张鲜艳的红唇,尽管头发已经发白,但已经烫成了有型的卷,你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已经90岁了。1920年,汪声闻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富裕的家庭,爷爷是山东省银行的行长,父亲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工作。如此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政治背景,注定了汪声闻的名嫒生涯。从小,她就拥有自己的专属黄包车夫和厨子。5岁便去了学堂,她的好强和坚持从这时期已经展露端倪。每天最早到学堂,当发现黄包车车夫速度不够快时,甚至自己下车奔跑着前往学堂。不论冬夏,风雨无阻,以至于他的黄包车夫抱怨道:我最怕载你上学了。不过正因为如此,她总是班上被表扬最多的学生。   爱情总是不期而至,即使是在战乱的年代,女孩子依旧会憧憬着美好的爱情。1937年,抗战爆发,汪声闻举家迁入重庆。在堂哥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一个在以后陪着她走过很多年风风雨雨的男子曹世雄。汪声闻回忆起与丈夫的第一次见面,由衷的幸福溢满了她整个面庞,英伟不凡和事业有成是她对面前的男子最初的评价。相识两年,两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与丈夫的结合,正式开启了汪声闻民国时期的“名媛时代”。   作为一名银行家的夫人,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身边充斥着达官显贵与社会名流。考究的礼仪,时尚的着装,价值上万银元的衣服贯穿了汪声闻的整个名媛时代。她亦是民国众多名媛中的一员,亦有着区别于常人的想法。战乱期间,汪声闻捐出了家中所有的金条。   提灯女神      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的汪声闻,为什么却钟情于护士工作?这要从1935年说起,一次普通的就诊,改变了她的一生。一天,15岁的汪声闻因病到南京的一所医院就诊。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不断地穿梭在忙碌的医院的各个角落,整齐的职业装,漂亮的百褶裙加上中跟的橡胶鞋子,不时还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护士撼动了汪声闻内心萌发的种子。她下定决定要做一名护士。1936年,汪声闻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当时的南京中央护士学校。对于花季年华的汪声闻来说。这无疑是梦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一步。昨日的喜悦似乎还没过去,噩梦接踵而至。抗战爆发,直接投入了战时护理工作。   参与重庆大轰炸的救援工作恐怕会是汪声闻这辈子都无法忘却的记忆。她庆幸自己参与了救援,惨绝人寰的景象犹如昨天,她亦不愿意再过多的回忆。没有人愿意再去经历一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全国的大跃进开始了。当时的她常常因为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抬”而感到耻辱,于是央求到到广元坝参与劳动。出发时,同行的33个人,背着铺盖卷,穿着带有补丁的袜子从大礼堂出发,一路穿过七星岗到城外,脚磨起了血泡却不敢说一声,因为只要喊痛一定会被别人评价成“资产阶级的小姐”。   1959年,在许多老一辈的人记忆中是惨淡,灰白色的。没有粮食,老百姓只能吃白泥,但是吃了白泥却不能消化,病人异常多,汪声闻就戴着手套给病人抠大便。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接到急诊,有人被牛踢伤了。接到任务,汪声闻与另一名女护士左手持着油灯,右手持棍棒,背着药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就冲向了雨中。雨水冲刷着田边的道路,如瀑布一样从高处往下流。上山的道路充满着崎岖,稍不注意就有丧生的危险,她们艰难地撑着棍棒一步一步往前走。想着病人急需她们的救护,两人硬挺着身躯,走了好几里路才达到病人家中,这才得知,病人的伤口早就已经干巴了,已无大碍,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