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硕士农民工”尴尬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硕士农民工”尴尬人生

河南“硕士农民工”的尴尬人生   在高考落榜后,重新做起农民的他,刻苦自学18年拿到硕士学位。有人说他是“自考英雄”。   他拿到硕士学位时,已经42岁,没能如想象般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继续做农民工。有人说这是“社会有问题”。   18年里,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自学上,事业无成、孩子面临辍学、妻子满腹牢骚。有人说他是个“人生的失败者”。   他叫滕振国,河南汝州人。在迎战了3次高考、两次自考和两次研究生考试后,这位“硕士农民工”目前正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尴尬处境,无所适从。      18年苦学,造就“硕士农民工”      1988年,滕振国首次参加高考,差十几分落榜。1989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差十几分落榜。   作为六兄妹中唯一的高中生,滕振国“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农村”,再次开始了复读。   第三次高考,他的成绩超出录取控制线15分。但是,因为志愿没有报好,他第三次被大学拒之门外。   “这一回,我觉得万念俱灰,简直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滕振国说。   高考后几个月,滕振国基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在村民眼里,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书呆子’――地种得不好,大学也没有考上,啥用也没有。”   多年的学习,让滕振国的眼睛高度近视。为了避免看到村民异样的眼光,在万不得已必须出门的时候,他也是一大早就出门,一出门就把眼镜摘掉,在出村之后才再戴上眼镜。一回村,他就马上摘掉眼镜。“这样,即使熟人从身边走过去,我也看不清。”   在农村待了两年,一直种地卖菜的滕振国依然不甘心,还是做起了他的大学梦。1992年,他开始自考大专文凭。   1995年,父亲卧床不起,希望临终前能看到滕振国成家立业。于是,他与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结了婚。   为了养家,他开始干些体力活儿。清洁工、搬运工、建筑工,他都干过,但都不长久。家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紧张。   婚后不久,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可是,他拿着这个文凭,依然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1996年,儿子出生,生活压力更大。2002年,他离开儿子和妻子,来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做了教学楼管理员,负责教学楼和多媒体设备的开关,工资开始是540元。一年后,妻子也来到了他工作的学校做清洁工,月工资400多元。   在美丽的校园里,干着这份收入不高但颇为稳定的管理员工作,滕振国又开始“不安分”了。他告诉妻子:“我要在这里把自己失去的东西找回来。”2003年,他开始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文秘专业本科自学考试。2004年,得知专科学历也可以考研,滕振国又改变计划,计划用5年考取研究生学历。   回忆这段考研的经历,滕振国本人都觉得太苦: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兼自修室里,滕振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有时候,他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出屋。为了省钱,他从来都舍不得吃肉。   生活上的苦只是一方面,因为当年高考时落下了神经衰弱症,每当学习压力一大,滕振国就开始头痛。“有时疼得整夜睡不着觉,有时还持续好几天不停。”   2005年,他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败。   2006年,他报考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专业的研究生,成功。   这个成功,让滕振国一时间成了“名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在家乡汝州市(县级市),他被评选为“市十大杰出青年”;在平顶山市,他被评为“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他的故事还被改编为小品,出现在当年汝州市的春节联欢会上。一时间,他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硕士农民工”,众多掌声和敬佩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拿到硕士文凭依然难以高就      滕振国考的是公费研究生,不用交学费。生活费一个月需要600元左右,除了学校每月补贴的200元,他每月400元的生活费缺口和儿子读小学的费用,都是由做清洁工的妻子负担,生活非常艰苦。因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滕振国几乎放弃了任何兼职和勤工助学。   2009年,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滕振国开始和同学一样忙着找工作。他当时认为,众多比以前好的工作,正在等着他。   因为曾被家乡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滕振国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家乡政府上,想找个事业单位。他找到汝州市一位领导,但这位领导告诉他,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暂时没有招录计划。即便有,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也不符合招录条件。   此路不通,他又开始向河南的一些高校努力,想当个老师。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一所学校向他“招手”。“我向平顶山、许昌和洛阳的几所学校打听,才知道人家不是嫌我年龄大,就是怪我专业不对口。”滕振国说。   后来,滕振国了解到,报考公务员基本上都要求在35周岁以下,而许多高校招聘辅导员等岗位,则要求硕士28周岁以下,博士32周岁以下。   最后,滕振国又把目标瞄向了企业,看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