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当前容留他人吸毒罪司法困境
浅析当前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司法困境
摘 要:近年来,为配合国家加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力度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容留吸毒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作为刑事司法实务人员,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遭遇了此种那种的问题,凸显出当前我国刑事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司法困境,本文试结合司法实践予以一一梳理,旨在为他人探寻完善对此种罪名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理论提供思考的样本。
关键词:容留;追诉标准;罪刑失衡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47-02
一、容留他人吸毒罪案件的特征规律与司法实践
在实践中,容留他人吸毒犯罪已体现出一定的特征。以桐乡为例,从2006年至2010年7月份期间受理的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共25件30人中,(1)女性犯罪人数比例高。男性被告人为21人,女性被告人为9人,男女比例接近3?1,而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男女比例6?1;(2)呈现低龄化趋势。2009至2010年出现了2起未成年人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并且30名被告人中最低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27岁;(3)前科比例高。30名被告人中有前科的8人,其中有毒品犯罪前科的1人,属于累犯的4人,前科比例为40%;(4)审前羁押率高,30名被告人中25人审前被逮捕,5人被取保候审,审前羁押率为83.3%;(5)场所多样,根据对桐乡市近年来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的统计,发现有6起案件发生在酒店、娱乐场所(KTV、浴室)包厢内,4起发生在被告人开设的公司或商行及其办公室内,15起发生在被告人租房或家里等住宅内,娱乐场所容留他人吸毒成高发势态。(6)量刑畸轻。目前我院起诉的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法院均作出了有罪判决。其中判处拘役的有8人,判处拘役并宣告缓刑的2人,判处有期徒刑的11人,其中一人宣告好型,而最重刑罚为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7)容留人次至少为三人次。最少的是一次3人,最多的是36人次,3次以上的有八件;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吸食冰毒的有21件,吸食海洛因的有3件,吸食K粉的有1件。
二、目前司法实践中处理容留他人吸毒犯罪的司法困境
1.困境一:法律概念的周延性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是我国《刑法》对容留他人吸毒罪这一罪名的描述,即刑法理论中所说的罪状。很显然,根据对罪状的分类,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罪状应当属于简单罪状--只写出犯罪名称,没有描述具体特征。采取简单罪状的方式,往往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特征为众人所知、勿需具体描述。[1]但这毕竟是立法者的一厢情愿,司法实践中对于“容留”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容留”不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概念,笔者认为它更是一个法律概念,其内涵和特征并非为众人所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容留”的本意是“容纳、收留”。“容纳“指: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务);”收留“指:把生活困难或有特殊要求的人接受下来并给予帮助。按照笔者的理解,”容留“应有两种意思,一是提供场所,二是提供场所和其它帮助。吸毒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场所、毒品、吸毒工具这些条件,如果行为人独自提供全部这些条件,其构成容留他人吸毒是没有问题的,但实践中往往是几个人提供不同的条件,比如甲乙丙丁相约吸毒,甲提供场所,乙提供毒资,丙联络贩毒分子购买毒品,丁则制造吸毒工具,四人在主观过错程度和对促成吸毒的作用上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将“容留”仅仅理解为提供场所,那么只能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容留”包括提供其它便利条件,则还可以追究乙丙丁的刑事责任。然而,目前司法实践中,都是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无论采用何种意思,“容留”至少应当包括“提供场所”,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场所”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和反道德性,吸毒人员往往选择屋内或室内等比较隐蔽和封闭的空间,在实践中,容留他人吸毒的地点基本上包括住宅、租房、办公室、KTV包厢。但容留吸毒的场所应当不限于屋内或室内。车、船等交通工具不管是在行驶中还是静止中都可以作为容留吸毒的场所。有这样一个案例:出租车司机张某一天晚上搭载了两名乘客李某、孙某,李某和孙某上车后便拿出毒品在车内吸食,张某发觉后未有任何表态, 仍载乘二人继续行驶,李某和孙某吸食完毒品后在出租车内又逗留半个多小时后下车。[2]交通工具构成“场所”,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因为它具有封闭性、隐蔽性的特征。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可不可以构成“场所”,场所是不是必须作为一个有形的实体而存在或者是不是必须与外界有绝对的隔离,就在前不久,杭州市余杭区查处了一起开设赌场案件,犯罪嫌疑人鲁某为招揽参赌人员,在其开设的赌场上免费提供冰毒供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第一个会展业发展规划纲要产生和效果回顾.doc
- 河北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方式与途径.doc
- 河南“千亿企业”冲动.doc
- 河南“硕士农民工”尴尬人生.doc
- 河南“钓鱼”抓捕背后尴尬.doc
- 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doc
- 河南一个自主搬迁村庄.doc
- 河南农业现代化推进历程与主要做法.doc
- 河南形象片“记忆中原,老家河南”艺术特点.doc
- 河南手工艺企业当下境遇与发展探索.doc
- 20230813南华期货石油市场周报基本面坚挺油价高位震荡505mb.docx
- 20240701中原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半年度策略稳中求进静待云开524mb.docx
- 20250617中国银河家电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胜在长期确定性短在无缘新消费54.pptx
- 有色金属行业海外大型铜企24Q2季度经营跟踪深度报告:铜矿增量稀缺,部分矿企下调产量指引240805东北证券653mb.docx
- 20230107南华期货石油市场周报市场对衰退的担忧加剧油价承压下跌505mb.docx
- 23届大学语文耶鲁培优模拟卷(10套).pdf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护理查房.pptx
- HIV机会性感染肺炎护理查房.pptx
- 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护理查房.pptx
- 2023智能家电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与发展白皮书海尔智家642mb.pptx
文档评论(0)